許醫師諮商現場 - 情緒的真面目
我是喜怒形於色的人,情緒起伏不定困擾著我,真是修養不到家?
情緒的真面目
以前我老是弄不懂,到底人為什麼會有情緒?情緒的來源、意義及本質為何?或這樣說好了,情緒存在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絕對有必要從新時代身心靈的觀點來好好探討一番。就宗教的修行觀而言,情緒似乎是個不受歡迎的東西,宗教多是期待人們必須表現出平靜、詳和,且彷彿永遠不動怒的樣子。一旦你輕易地動怒,一個原因是你的修養不夠,修行沒到家;另一個原因則是你前世不修、業障太重。因此,憤怒、嫉妒、悲傷這類的情緒,是一個人的靈魂提升不夠才會出現,也是屬於世俗眾生、凡夫俗子的特有產物。一個修行人被期待臉上必須永遠掛著笑容,必須永遠不能動怒,一動怒就破功了。(唉!真是太累了!)
在社會的世俗面,對傳統的男性而言,有些情緒也是不被歡迎的,比如當一個男人感覺自身有脆弱、害怕、恐懼、想哭或想依靠的情緒時,那實在是個十分令人難堪的畫面。哈哈!一個脆弱害怕的男人如何成為女人可依靠的堅強臂膀?如何成為一個能幹、果決、發號施令的一家之主或上司?一個恐懼害怕的男人不但會被同事及街坊鄰居譏笑,在社會上根本就沒有一席之地,隨時會被淘汰。因此男性的圈子裡,恐懼、脆弱、無助、想哭的情緒是絕不受歡迎的。
而科學界及精神醫學界是如何看待情緒呢?首先,情緒的起源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及荷爾蒙化學變化的結果,而情緒障礙乃是腦中化學不平衡所導致的。因此,一個精神病或精神官能症患者,要嘛情緒產生過多且控制不良,如躁症病人所呈現的暴怒;要嘛是情緒產生不足,如槁木死灰、表情平淡的憂鬱症患者。情緒過多讓一個人不斷地與人衝突,起腳動手,潑婦罵街;情緒過少則讓一個人失去動力,不吃不喝,整日消極,彷彿洩了氣的皮球。
情緒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過多過少都會出問題;色彩太少當然索然無味,色彩過多卻也眼花撩亂、漫無章法。情緒來自生命底層,為生活增加色彩,但它卻又如此地不可預測,令人又愛又怕。情緒和我們的真正關係為何?我們能信任它嗎?還是-它是一個來自潛意識的危險東西,猶如核能發電或核子彈和世界和平的關係,一不小心「砰」地一聲,你多年苦心營造的形象及人際關係立刻完蛋。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你又是如何看待情緒的?你也許很氣小孩不唸書、不專心、愛玩、一天到晚打電動,但是聽了教育專家的話,「生氣是無濟於事的」,於是你改為「柔性勸導」。結果一天下來,也許工作不順,回到家又是同樣的畫面;你終於抓狂了,發完一頓脾氣之後,你可能反過來開始責怪自己│你看,又是情緒惹的禍。你也許很愛父母,但看著他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愛亂吃藥),你真是又氣憤,又痛心,(只是有一天,)你終於忍不住和父母吵了起來,明明知道自己是為他們好,卻總是沒辦法好好說,一說就吵架,又不能不說。一方面你覺得自己沒錯,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該用那種口氣,惹得所有人不開心。此時你也會想:都是我的情緒、我的急性子和壞脾氣惹的禍。
以上的諸多觀點或諸多現象,都反映出現代人對情緒的又愛又恨。許多的勵志書籍都告訴大家,要有正面的思想才能產生正面的情緒,才會有光明的人生。又有許許多多的身心醫學、身心靈的專家告訴大家,大多數的疾病都是負面情緒的結果,脾氣大的人容易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壓抑情緒的人容易得癌症;於是很多生重病的人開始「修身養性」,開始學佛、上教堂,調整自己的情緒,希望不發脾氣。到底這樣的做法對不對?是病會好,還是更早死?
到底負面情緒會不會讓人生病?
關於情緒,賽斯說過一句有趣的話:「彷彿只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情緒才會被接納為親生子女似的。」
老實告訴大家,就我對目前所有理論的了解,沒有人真的知道情緒的目的及真面目,究竟而言,「情緒永遠都不是問題,也絕非障礙本身。」
情緒,或負面情緒,永遠不會導致疾病。所有的情緒,都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最親密、最值得信任的朋友。任何情緒的出現,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而存在。
以上這幾句話各位讀者一定要牢牢地記在腦海裡。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 哲学智慧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