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顯示具有 身心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身心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 主題:精神分裂症的人格運作與家庭因素



賽斯書 早期課 許添盛醫師 導讀 #賽斯書#早期課#身心靈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N2wD1YBFOAkBatpp7HQEE9zH0RXQzkS 🌟 主題:精神分裂症的人格運作與家庭因素 🔹 精神分裂人格是「人格片段體」,與主人格切斷連結,甚至對立運作。 🔹 此狀況不是青春期才開始,而是從兒童期就可能出現,孩子會隱藏另一個自己。 🔹 典型表現:表面與內在落差極大,例如外表慷慨,內心小氣;外表勤快,內心逃避責任。 🔹 當主人格遇到重大打擊,次人格可能取而代之,導致斷裂與互相否認。 🔹 精神分裂的人格由小一起長大,但因分裂,兩者都不成熟。 🔹 健康的自我整合需要經常「自我覺察」與正視內心。 🔹 精神分裂傾向的家庭,父母多重視外在(如成績),卻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 🔹 好的父母應該經常理解孩子內心,避免只追求表面價值。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主題:恐懼與疾病的根源來自「自我」,而非潛意識



賽斯書 早期課Ⅰ 許添盛醫師導讀 https://reurl.cc/lYyy8Q 🔑 痛苦與疾病無法自我療癒的關鍵,在於「恐懼」的來源。 ❌ 傳統心理學認為恐懼源自潛意識、童年創傷或伊底帕斯情結,但這並不是核心。 ✅ 真正的恐懼源頭是「自我」,而非潛意識。 💡 認清恐懼的來源,可以幫助更簡單明瞭地理解疾病與痛苦的根源,不必陷入過度複雜的分析。 #賽斯書#早期課#許添盛醫師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 主題:夢宇宙與真實的探索



斯書~ 夢 進化與價值完成 許添盛醫師導讀 https://reurl.cc/QaEAEO ✅ 主題:夢宇宙與真實的探索 ⭐ 夢不只是幻象,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宇宙 🔹 夢宇宙的複雜程度與物質世界相當 🌌 夢宇宙可能先於物質宇宙而存在,為本源 🔗 夢與意識緊密相連,能拓展對「真實」的理解 #夢宇宙 #物質宇宙 #賽斯心法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 主題:超越時間與當下的威力



「賽斯書-實習神明手冊」 許添盛醫師導讀 https://reurl.cc/nYx1r8 #實習神明手冊#許添盛醫師#賽斯書 🌟 主題:超越時間與當下的威力 🔑 重點整理 ✨ 心靈不受時間束縛:當人類覺醒於心靈的自由,就能超越年齡的限制,展現年輕的健康或孩童的純真。物質仍有相對真實性,但時間不再主宰一切。 ✨ 偽裝模式:過去、現在、未來都是概念上的偽裝。透過賽斯心法,我們有能力改變「過去」的經驗。 ✨ 因果與當下:執著因果會阻礙「當下是威力之點」的運作。再深的仇恨也能在當下被化解,雖然過程可能需要時間,但核心原理不變。 ✨ 究竟境界:在更高的覺悟層次,因果本身不存在,這就是一種究竟的開悟境界。 ✨ 宇宙的支持:每個當下宇宙都全力支持,就像車子方向盤與油門剎車隨你操作。改變意念 → 宇宙立刻跟隨,人生因此展開全新可能。唯一的障礙是:害怕改變。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 主題:賽斯心法與自我接納



「賽斯書-實習神明手冊」 許添盛醫師導讀 https://reurl.cc/nYx1r8 #實習神明手冊#許添盛醫師#賽斯書 🌟 主題:賽斯心法與自我接納 🔑 重點整理 ✨ 賽斯是誰?:賽斯即是內在的自己,象徵神性、佛性,也是愛、慈悲、智慧、神通與創造力的展現。 ✨ 核心心法:強調真誠面對與覺察自己的缺點,唯有透過自我覺察 → 才能進一步達到真正的自我接納。 ✨ 完全赦免:所有過去的錯誤、業障、貪嗔癡慢疑,乃至過去世與今生的過失,早已被赦免;關鍵在於深深相信自己本質上的無罪與純淨。 #實習神明手冊#許添盛醫師#賽斯書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 助人與人性的矛盾 —— 真正的助人需要內在平衡,而非源自恐懼、依附或補償心理。



✨整體重點摘要 🌀 MITER 的例子:表面奉獻、幫助他人,但內心充滿恐懼與矛盾,甚至對被幫助者產生憎恨。 🎭 人性的心理轉折:人有時更願意幫助「悲慘」的人,而不是「幸福」的人,因為內心會比較、尋找存在感。 🪞 助人背後的隱微動機:若助人只是為了填補自己內心的不安,最終會產生怨懟與失衡。 ⚖️ 內在平衡的重要性:真正持續的助人,必須建立在自己生活安穩、內在和諧的基礎上。 💡 實例提醒:適度、健康地奉獻(如用額外資源來幫助),比犧牲自己基本生活更符合「正確的助人態度」。 #人性的矛盾#內在平衡#賽斯心法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 主題:釋放負面情緒、重新開始


重點摘要: ⚡ 恐懼要面對與表達:不要壓抑恐懼,而是透過自由聯想或說出來去釋放。 🧠 自由聯想:透過天馬行空的想像來探索潛意識,例如訓練心電感應。 💡 潛意識的訊息:許多決定來自潛意識接收到的資訊,要學會區分與覺察。 🌪️ 負能量的抒發:恐懼、擔心、憤怒等情緒若壓抑會累積成疾病,適當抒發能避免惡化。 #潛意識#負能量#賽斯心法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自發性與內心智慧 —— 問題的根源與解答都在自己內心



🔑 重點整理 🌟 自發性:所謂自發,就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 三句話的智慧: 「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背後代表宇宙與生命的智慧。 「每一件你以為是壞的事情,其實都在醞釀一個好的發展」—— 禍福相依,好壞相對。 「所有的問題會自己自然地解決」—— 問題不在外,而在自己內心。 🌟 問題的根源: 問題不在外面,而是在我們內心。 夫妻、親子、人生的困境都要回到內心尋找答案。 🌟 尋找答案的方式: 外界沒有真正的答案,專家與醫生只能提供參考。 答案必須從自己的心中找到。 🌟 賽斯心法: 強調「自發性」與「回到內心」。 問題與解答都存在於自身。 #自發性#賽斯心法#內心的聲音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正向自我認知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許添盛醫師導讀 https://reurl.cc/dan642 📌 身體是自我觀點的具體化:你對自己的看法會直接影響健康。 💡 自我肯定是健康基礎:覺得自己是好人,健康會提升;長期否定自己,健康會惡化。 🔍 人與行為分開:做錯事 ≠ 壞人,你可能只是「做了壞事的好人」。 🚫 擺脫失敗者標籤:外在標準(收入、身高等)不能定義你的價值。 🌱 學習核心:先肯定自己,再行動展現生命的真、善、美。 #賽斯書#靈界#意識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意識覺察與責任承擔:從逃避到主動面對生命挑戰



🧠 重點整理 🧘‍♀️ 意識狀態的轉變 透過學習與練習,可以讓自己從清醒中再進一步覺醒,提升對自身狀態的察覺力。 🧘‍♀️ 疾病與壓力的關聯 疾病可能是醫學上的真實病症,但同時也可能反映出內在對壓力的逃避。 「假裝」並非裝病,而是半意識、半無意識地讓某種狀態發生。 🧘‍♀️ 選擇的力量 發病與否可能是一種選擇,透過覺察與意志,可以在症狀出現前阻止它。 🧘‍♀️ 面對與責任 告訴自己「我要面對,我不逃避」,並且學習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避免把所有事情都推給他人(例如家人),從中培養覺察力與自主性。 🧘‍♀️ 意識層次與人生 提升的意識層次只是起步,真正的轉變在於理智、直覺與人生整體運作的清明。 #賽斯心法#意識#覺察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靈魂永生與感覺基調的修練~Feeling Tone——賽斯書學習課程



🧠 重點整理 1. 感覺基調(Feeling Tone)的練習 引導聽眾思考自身是否真的體會過「連結內在靈性」的感受。 ✧ 是連結「佛性」或靈性核心的實修方法。 ✧ 被比擬為不同信仰中的內在經驗: 佛教 → 佛性、法性遍虛空、如來自性 氣功 → 內在氣場、丹田感應 基督教 → 聖靈充滿 ✧ 不只是哲學概念,而是一種內在能量的覺察與啟動。 ✧ 練習目的是:進入寧靜定境、感知本我、激發內在光與能量。 ✧ 視為「身心安頓」與「性命雙修」的方法之一。 2. 靈性能量與療癒 ✧ 感覺基調的練習可能與科學所稱的「負離子」、「能量場」有關。 ✧ 個案經驗分享:   ✔ 癌症、糖尿病、B肝患者透過心法練習逐漸康復。   ✔ 強調:身體痊癒只是「順便」的結果,真正重點在於心靈覺醒。 3. 練習方法說明(由賽斯心法導引) ✧ 閉上眼睛,感覺呼吸與生命力的動力源頭。 ✧ 注意內在某個中心點(可在丹田),是力量與生命之源。 ✧ 第一階段感覺:進入類似禪定的寧靜,聲音如隔層水膜般模糊。 ✧ 第二階段感覺:由內而外放射能量,「光芒不減、佛光普照」。 ✧ 認識到內在本具有的「無量光、無量壽」的生命能量。 4. 靈性時代的來臨 ✧ 每兩千年人類會進入一次「靈魂與肉體能量交會」的高峰期。 ✧ 上一次交會:   - 西方 → 耶穌弘法(基督教)   - 東方 → 秦始皇統一、佛法傳入中國 ✧ 本次交會正在發生,重點在於:人類心靈的進化與融合。 ✅ 小結 「感覺基調」練習不只是靜坐或冥想,而是一種直指本源、連結內在佛性的修行方法。它融合靈性與身心療癒,屬於賽斯心法中極為關鍵的練習之一。實修者可由此觸及深層的寧靜、力量與療癒潛能,開啟「靈魂與肉身融合」的覺知新紀元。 #靈魂永生#感覺基調#賽斯書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感覺‧想像力‧夢的力量 — 賽斯心法的實踐指引」


🔑 重點摘要: 夢中的你能改變現實中的你 夢境裡的自己擁有巨大的轉化力,可以在一夕之間改變你的人生現況。但必須透過練習與投入,才能真正進入這個力量場域。 感覺與想像力是靈魂的語言 栩栩如生的感覺與活躍的想像,是醒時自己與夢中自己的連結橋梁。感覺是一種深層指引,值得信任與跟隨。 跳脫現實框架,聆聽內在指引 若只專注於現實條件,容易陷入局限;而感覺會告訴你心靈的方向,是邁向改變的真正指南針。 你的人生是先被你想像出來的 現實源自想像。透過有意識地運用想像力來規劃未來,可以重新掌控人生,因為想像力連接著夢的宇宙與物質實相。 #想像力#感覺#賽斯心法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你不是懶,你只是累了|3分鐘人生觀 You’re Not Lazy, You’re Just Tired


你不是懶,只是累了。 有時候,你責怪自己沒動力,其實只是撐太久。 真正的努力,不是永遠堅強,而是願意好好休息。 ▸ 主題|你不是懶,你只是累了 ▸ 英文|You're Not Lazy, You're Just Tired 🎧 本片由語音+Suno 歌聲製作, 搭配心理學與心靈短語,陪你在疲憊中重新出發。 #情緒療癒 #心理學語錄 #3分鐘人生觀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བདེ་སྐྱིད་ཀྱི་གནམ་མཚོ། | The Sky Lake of Peace 靜湖之心・ 沒有咒語,沒有宗教,只是寧靜的共鳴...



བདེ་སྐྱིད་ཀྱི་གནམ་མཚོ། — The Sky Lake of Peace 一首純藏語創作的男女對唱作品,如同遠方天空之湖,在心中靜靜泛起漣漪。 沒有咒語,沒有宗教,只是寧靜的共鳴,與靈魂間無聲的交談。 💠 男女聲線交織如水與光 💠 靈感來自西藏高原的湖泊與雲影 💠 適合靜心、沉思、夜晚靜聽 🎧 All lyrics in Tibetan only 🎙 Male + Female soft vocal chant 🌿 Theme: Inner peace, nature, soul resonance 🎼 Tibetan ambient tones with emotional flow ▶ Original song created with AI (ChatGPT x SUNO) ▶ Inspired by Tibetan duets & Himalayan dreamscapes #TibetanPeace #療癒#輕音樂

刺蝟效應:靠得越近,傷得越深/ 3分鐘人生觀 Hedgehog's Dilemma/ 3-Minute Reflection


有些人,離得太近會受傷,離得太遠又會孤單。 我們就像刺蝟,一邊想靠近,一邊又怕被刺傷。 真正成熟的關係,是願意彼此靠近,同時也能給空間。 ▸ 主題|刺蝟效應:靠得越近,傷得越深 ▸ 英文|Hedgehog's Dilemma: The Closer You Get, The More It Hurts 🎧 本片由語音+Suno 歌聲製作,搭配心理學與心靈語錄, 希望這三分鐘,能陪你理解關係的距離,也理解自己。 #心理學語錄 #自我成長 #3分鐘人生觀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透過心靈的改變而真正療癒身體」


📌 影片核心內容包括: 心靈轉化如何深入影響血壓、血糖、基因等生理現象 病毒與傳染病不是真正消失、而是被強制壓抑與變異 賽斯心法(Seth Method):透過信念、能量與性格整合,引導真正的身心療 #身心整合 #心靈療癒 #賽斯心法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宇宙朝圓滿的方向,身體朝健康的方向,生命朝喜悅的方向。拿掉不信任,生命力自然出來。人生困難的解決是容易的,人生理想的達成是簡單的,人生痛苦的化解...



※賽斯非理論,而是要運用並落實到生活中
。 
賽斯說:「我從事的是教育,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使這些(看似非正常的)人類的才能被瞭解、被調查。因為它們並不是非自然的,而是天生的稟賦──我確實明白將遭遇的困難。
※宇宙朝圓滿的方向,身體朝健康的方向,生命朝喜悅的方向。
※拿掉不信任,生命力自然出來。人生困難的解決是容易的,人生理想的達成是簡單的,人生痛苦的化解是輕而易舉的。
賽斯說;「一定要容許『自發性』(spontaneity),那才能獲致你們關心的那類證據。如果我們過度關心結果,那麼自發性就消失了。自我進來,我們就失敗了。」
※承認並接受自己所有的感覺。
=-=-=-=-=-=-=-=-=

  ESP試驗的想法仍使我害怕,但我感到它們是不可免的、必須的。
  一九六五年春,在我們寫信給歐博士的一年之後,羅寫信給殷博士(非其真名),他與紐約州北部的一所州立大學有關。殷博士早年曾是美國最出名的心理學家之一,過去曾調查過許多靈媒,我想如果賽斯是個「第二人格」,他會知道的。我們再一次地在信中附了幾次賽斯課記錄。殷博士回信表示有興趣,並邀我們參加一九六五年七月的「全美催眠術討論會」。
  到現在我們已試驗過應用催眠術於「年歲倒溯」(age-regression)和「轉世」上,我作催眠師而羅作試驗者。然而我們從未用催眠術以進入賽斯課的出神狀態。當賽斯課開始時,我們從未有過催眠的經驗。殷博士會不會要我們被催眠呢?我一點也不知道我會不會同意。現在,在讀過關於著名的靈媒愛琳.蓋瑞夫人所經過的催眠試驗後,我知道我絶不能忍受。(自我催眠又不相同──我現在用它來給我自己一般的健康建議。)
  我們很高興將見到殷博士,但為了要付這趟旅費,包括討論會會費,我們得花掉我們度假用的錢。此外,羅現在上午在此地一家賀卡公司的藝術部門工作,下午畫畫,因此我們需要用我們的假期來作此次旅行。
  這是我們所作的最瘋狂也最惱人的度假。我們參加的第一個演講,主講人作了兩次催眠示範。除了我們自己和幾個學生外,討論會參加者有心理學家、醫師和牙醫。主講人是個心理學家,他因催眠方面的工作而出名。他降低了聲音說聽眾既然多半在職業上運用催眠術,他們該知道被催眠是何等滋味,因此他開始了。
  羅坐在我一側,殷博士在另一側。我決意不要被催眠,但我低下眼睛以免太引人注意。當大多數的聽眾顯然已乖乖地被催眠了──坐在那兒,不禁使我想起把雙翼俐落地折好的鴿子──我小心地抬起眼來,看殷博士在幹什麼,他正回頭望。羅面帶笑容看著我們兩個。
  殷博士很有意思。後來,我們坐在奧斯維各的霍華‧強生飯店跟這好好博士談話,忽然我感到賽斯在附近。我們從未在家以外的地方舉行賽斯課。我神經質地試著跟羅使眼色,我踢了他一腳,希望沒錯踢到博士。最後,我抓住了羅的注意力,他會了意,喜劇性地聳聳肩。
  我說:「呃,我不知該怎麼說,但如果你想會會賽斯,你可以,他就在這兒。」
  我無意在霍華‧強生飯店裡舉行賽斯課,殷博士也不想,他帶我們到他的辦公室,關上門。
  我們舉行了一次賽斯課。第一回我能這麼快地進、出於出神狀態,賽斯和我都能參加正常的對話。
  賽斯問候了殷博士之後,說:「我從事的是教育,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使這些(看似非正常的)人類的才能被瞭解、被調查。因為它們並不是非自然的,而是天生的稟賦──我確實明白將遭遇的困難。
  「我常常這樣說──我不是兩眼迷濛的幽靈,在半夜顯現出來。我只是個不再受你們的物理法則約束的聰明人!」賽斯繼續談到殷博士在我們早先聊天時所建議的ESP試驗。「有時魯柏自己的固執態度給我一些困難,但我們必須把這考慮進去。因此我們會考慮...我將嚴肅地儘力去做在我們的情況之下我能做的。我一定跟你們合作。不用說,這些無法在一朝一夕之間發生,但我們將開始。在一次平常的賽斯課中我將討論我們能做什麼。有很多事我們能做,也有很多不能做。但既然我們瞭解我們的潛力,也瞭解限制,那麼我們能儘量利用我們所有的。」
  我猜我們也許創下了某種記錄。我首先發言,然後殷博士,然後賽斯,然後羅──像一盞走馬燈。賽斯直呼殷博士之名,他倆聽起來像是老搭擋似的。我頗有點吃驚,不管怎麼說,殷博士到底是位著名的老紳士,羅盡他可能地作記錄,發瘋似地振筆疾書。
  賽斯說;「一定要容許『自發性』(spontaneity),那才能獲致你們關心的那類證據。如果我們過度關心結果,那麼自發性就消失了。自我進來,我們就失敗了。」
  殷博士說:「完全正確,我們一定要謹慎從事,不趕忙...這裡我就不懂了,賽斯,自發性是重要,但──」
  賽斯說:「那是我們的門戶,如果任何證據能過來,它就是由那門戶進來──」
  殷博士說:「是的,但我們人類的限制...在此我們的方法對我們很重要,如果我們想讓別人聽我們的話。」
  賽斯說:「在定期的賽斯課中我們將考慮及此,我們將在限制之內工作,看我們能做什麼。如果你和其他人瞭解這些限制存在只因你接受它,那就大有益處了。」
  「是的。」
  「人類不是天生受限制的,如我常說的,醒的時候和任何其他狀況一樣都是一種出神狀態。此時(在賽斯課中)我們只是把注意力的焦點轉移到其他的頻道。把所有知覺的形式都看作出神狀態。意識是自己注視的方向...
  「你和我有許多共同的興趣。基本上,人格必須永遠被當作『行為模式』來看,當你嘗試去干預不同的層面時,你改變了它們。當你打破一個蛋來發現它裡面是什麼時,你毀了那個蛋。有別的方法去做,我們不需要一個鎚子去打破蛋殼...我是個蛋頭(書呆子──譯註),但並不需要用一個鎚子來打開我的秘密。」此地,賽斯咧嘴笑了。
  殷博士說:「對這我們需要些洞見。我是人,我需要學習,我們需要證據。」
  「你的態度也許能讓你得到一些證據,但那些腦筋閉塞的人不會得到任何令他們滿意的證據。」
  殷博士說:「我們所有的某些﹝證據﹞是很難否定的,但我們必須對這些事做一個有系統的調查。」
  「這是我們不想造成一個降神會氣氛的理由...也是我為何多半避免表現...」
  「我又無法理解了。我需要時間來考慮我們能做什麼,你們的意思怎麼樣?」
  賽斯說:「當我朝這個方向建立魯柏的接受能力的時候,可能會花些時間,但我預計沒有什麼困難。」
  殷博士對賽斯很尊重,極為尊重──我承認當時我覺得這有些可疑。我自己都不確知賽斯是誰,或是什麼。不止一次有個念頭閃過我腦際:博士的態度只不過是要獲得我的信任──心理學家假裝相信他病人的幻想的存在,跟他病人一樣地深信不疑。
  在我們還沒告辭之前,殷博士非正式地告訴我們賽斯有「大智」,顯然不像是個「第二人格」,他告訴我我顯得是在極佳的情感和心理的健康中,使我甚感欣慰。
  不幸,我們在討論會中也跟另一位心理學家談了話,一個與我年紀相仿的人。在一個非正式聚會中我們相識,當他發現我們與醫藥界毫無關係時,他問我們在討論會中的興趣何在。我們乃告訴了他。一事導致另一事,接著我們討論了賽斯。後來,在我們房中羅給他看了我的一些筆錄。
  跟我們談了不到一小時之後,這心理學家向我保證我是個精神分裂患者,利用賽斯課來控制羅。有一回,他從抽屜中抓出那些筆記,像某個盛怒的神一樣地向我逼近,在我面前揮舞著筆記,
  「你認為必須記下所有這些記錄是嗎?」他詰問道。
  「我們需要它,羅把它記下來。」我吃吃然地說。
  「啊哈!」他喊道──他真的是在喊。「那是主要的徵候之一!」
  「但羅是記錄者。」
  沒用,凡當我試想為自己說幾句話時,他就勝利地喊叫:「看吧!看吧!你感到為自己辯護的需要,對不對?」
  這是在我們頭一回與第二回見殷博士之間。同時,我們開車在這被遺棄的大學城兜風,有次停下來在一個很熱的小酒吧喝一杯。我從未這樣充滿自疑過,這心理學家把我自己內在的恐懼非常誇張地嚷了出來。
  羅說:「他只跟我們談了三十分鐘左右,親愛的。」
  「但假若他是對的呢?我不會知道──那就是可怕之處。我們倆都不會知道,或願意承認!」
  「但任何一個情感如此受損的人會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顯出徵候的。」
  我喊道:「但那些賽斯課,我以為有如此貢獻的課...那些我這麼確信能讓我們深入實相本質的洞見,假若反之這整件事只是精神失常的病象?」
  我們駛過莊嚴的大學建築,多麼整齊、有秩序!我想,如果生命也那麼井然有序多好!當我們抵達殷博士的辦公室時,羅仍在試著安慰我。我真是那種多嘴、作威作福、不擇手段地去控制她丈夫的女人嗎?我看向羅,他站在那兒,安靜而篤定,「冷靜」與我的「熱烈」成對比──這是我心目中的男人本色。我往往是多話的,現在我閉上嘴,讓羅去說──或試著讓他說。
  殷博士告訴我們,那心理學家的行為正是那種如此令超心理學家煩擾的表演。但更進一步,他再次告訴我,他在我這方找不到這種傾向。「那人在心理學的應用方面沒有經驗,」他說。「他只在課本上唸到這種那種的案例。」然後他告訴我們雖則這經驗很不幸,但也許我們最好在這場遊戲的早期就遭遇到這事。學院派心理學家對靈媒的事易於持懷疑的看法,他說,我將必須把這種評論當作耳邊風。我應當嘲笑那年輕的心理學家。我應當說:「啊,一丘之貉嘛。」之類的話。
  但這事使我煩惱,要好一段時間後我才再完全信賴自己和自己的反應。同時我也感到我不能再躊躇不定,我必須找出賽斯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
  殷博士解釋超心理學家對ESP測驗的態度,建議賽斯試以千里眼來感知博士集中注意力的物體。在每一課中,我們將做這個。週一和週三的晚上十點,殷博士會集中注意力於他所住的鎮中他書房裡的一物,在同時賽斯將講出他的印象。每週我們將把資料寄給殷博士。這次我同意了,賽斯亦然。
  然後當我們回到家,羅有了另一個主意,假設我們按同一方式自己試試看呢?因此同時我們開始做我們的信封測驗,要求賽斯講出對雙層加封信封裡的東西的印象。

  我想要知道賽斯可否做到他說他能做的,殷博士要證明千里眼存在的科學證據。我們希望我們能供給這些證據。我們給自己立了個好目標!一九六五年八月到一九六六年十月間的幾個月包含了足以令我暈眩的勝利和失望。在下章中我將談到那刺激──又令人困惑──的一年。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每個人生病都有他自己要面對的主要原因◎乳癌~ 觀念改變,放下與信任是最需要的。◎高血壓:不再追求完美,凡事保持彈性





許添盛醫師







◎每個人生病都有他自己要面對的主要原因,我們在這兒的剖析不代表你是這個樣子,身心靈不能用公式去套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通常得乳癌者是排行老大,她的角色通常是須扛責任的,須照顧他人的需求,通常是要做主的人,但這人對自己的內在又不肯定,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常常覺得壓力很大,可是人有沒有累的時候 ?這樣的人在累的時候卻無法休息,她還是須扛起責任,所以唯一能讓她休息的是生病。



◎乳癌~ 觀念改變,放下與信任是最需要的。







◎高血壓:不再追求完美,凡事保持彈性



所有的慢性病都跟性格有關,「性格決定命運 」, 高血壓的人的確都是急性子,有些表面看不出急的樣子,但心中卻有很多無形的急,內在有許多的不安全感,很多事情會掛在心上,每次急完了,加上做事情太求完美,沒處理完的事會掛在心中,經年累月,血壓自然下不來,一方面沒做改變,一方面又用藥物硬壓下來,當然會出事,你能壓到什麼時候?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賽斯談人類的雙性本質

賽斯談人類的雙性本質







摘自《心靈的本質》







你們對性的信念——以及你們由之而來的經驗——使你們以非常局限的眼光來看待性。當然,心靈自己的知識是遠較廣大的。意識的改變,或個人方面去探索內在自己的企圖,當然輕易揭露對某一種性本質的一鷩,而那很可能顯得很可能邪惡或不自然。







甚至當社會科學家或生物學家探索人類性本質時,它們也是按照顯現在你們世界裡的性本質的構架去做的。有些十分自然的性的變奏,甚至涉及生殖,那是在任何文化的人類行為裡都還不明顯的。這些變奏只出現在你們的世界裡相當精微的層面上,或在不是你們自己的物類的行為裡。







當種族的狀況有所需要,一個人是十分可能成為同時成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的,而且天賦於細胞的結構中。甚至在你們的世界,以目前來說,有些是被認作是女人的人,能做他們自己孩子的父親。



(羅注:在這些篇幅裡,賽斯說的是與單性生殖相似的現象:一個為受精的卵、種子或孢子的繁殖,如在某些Polyzoans、昆蟲、藻類等的情況。也有人工的無性生殖,來自機械地或化學地刺激一個卵的發展。)







一些被認作男人的人,可能生育小孩,而由同一個人做父親——可能。能力是在那兒的。



男—女、女—男的取向,並沒像你們目前的經驗裡那樣的分開。它不像你們所假設的那樣地與心裡特徵相關,它也非如它現在表現的,與生俱來的集中於某個年紀。青春期會到來,但它到來的時間則依據族類的需要、它的狀況和信念而有所不同。你一輩子都是一個人。一般而言,你只在那時間的一部分運作為一個能生殖的個人。







(在十點一分停頓。)在那段時間,許多因素都開始作用,意在是這過程吸引涉及的個人、他們的部落、社會或文明。在那種環境下,一個相當強的「性別」認同是相當重要的——但(較大聲地)在這之前或之後,與性別的過分認同可能導致樣板化的行為,在其中,個人更大的需要和能力不容許被完成。



因為你們的價值判斷常常缺乏——如果你們不見怪——所有自然的常識,所以所有這些都變得很複雜了。你們不能將生物性與你們自己的信仰系統分開,那相互作用太重要了。如果每天的性交都意在製造一個小孩,那麼早在你們開始前你們已溢出了這個星球。因此性活動也意在享受,作為純粹熱情洋溢的一種表現。一個女人會常感覺,在月事期間正當她最不容易受孕的時候,她在性方面卻最活躍。在此所有各種反對性關係的禁忌都出現了,尤其在所謂的土著文化中。在那些文化裡,這種禁忌很有道理。這樣的人們正在建立人類存貨,他們直覺的知道,如果性關係被限制在受孕最容易發生的時期,人口將會增加。血是一個明顯的記號,那個在月事的女人是比較「不易受孕」。她的豐富不見了。在他們心裡,在那段時期裡它的確是「受詛咒的」(強調地)。







我以前曾經說過關於你們所謂的自我意識的成長——讓我再說一遍,它有它自己獨特的報償。那個心裡上的取向,將把人類導向另一種同樣獨特的意識。



不過,當那過程開始時,自然的深沉威力必須「被控制」,以使成長的意識必須能明白,它自己是與這自然的根源分開的。然而,對人類如此重要的兒童繼續從女人的子宮裡生出來,因此,那自然的根源是最昭彰明白、能被觀察,而不了否認的。為那理由,人類——不單是男人而已——對女人的行為和性安置了那麼多的禁忌。在「壓抑」它自己的女性成分裡,人類試圖獲得與偉大的自然根源一些心裡上的距離,因為為了他自己的一些理由,人類試圖從這些根源露出頭來。



(在十點二十五分停頓。)你要休息嗎?



(「不要。」)







在你目前經驗的世界裡,當你到達老年時,性方面的不同就不那麼明顯了。有些女人表現出你們認為是男性的特徵,臉上長毛,嗓音較沉,或身形變得有棱有角;同時有些男人的嗓音比以前輕而柔和,他們的臉變得較平滑,而他們的身體的線條柔和下來。在青春期之前,有同樣彷佛的不分明。你們強調性別認同的重要,因為在你們看來,似乎一個年輕孩子必須知道,他將以最精確的方式長成一個男人或女人——(較大聲:)甚至連最小的細節也得嚴守規則。





最細微的偏離也被驚慌地看待,因此個人的身份與價值,完全維繫於和女性或男性身份認同上。大家期待每種性別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特徵、能力和表現。因此,一個不感覺他自己是十足男性的男人,就不信任他作為一個人的身份。一個懷疑她自己不是完全的女性的女人,也同樣不信任她人性的完整。


一個人女同性戀者或一個男同性戀者,是處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心裡基礎上,以為他們覺得最為個人所擁有的興趣與能力,卻正讓他們顯得是性異常者。





這些是夠簡單的例子。但一個擁有被你們的文化認為是女性化的興趣的男人,他自然地想要進入被認為是女人的園地。在他做為以個人的感覺和身份,與他有文化來定義的性別之間,他體驗到強烈的衝突。當然,同樣的情形也適用于女人。


由於你們過分誇張的焦點,使你們相對地對「性」的其它方面得盲目。首先,性本身並不一定導向性交。他可導向不會製造小孩的行為。你們所認為的女同性戀或男同性戀的活動,在生物學上或心理學上來說,是十分自然的性的表現。在更「理想的」環境,這種活動會盛行到某個程度,特別是在主要的生殖年齡之前或之後。





為那些咬文嚼字的讀者,這並不指這種活動在這種時期將成為主流。但它的確意指並非所有的性活動都是以生育為最終目的——那在生物學上是不可能的,也會成為這個星球的慘禍。因此你願意這麼說,人類享受許多性表現的不同途徑是有福的(較大聲)。現在占主要實力的強烈焦點,的確阻礙著某些種類的友誼的形式,那時完全不一定會導致性活動的。


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如他們目前所經驗的,也代表自然經驗的誇大版本,從令你們對異性戀經驗的版本也是誇張的。


休息一會兒或結束此節,隨你的便。


(「我們休息一會兒。」





十點五十分。在休息後,賽斯會來給了我和珍一些極佳的資料。其中包括有關他與我們的關係,以及它的書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地位的討論。在十二點五分結束。)





第七六九節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星期一 晚上九點二十分


(珍打完了她的書《心靈政治》的稿子,且曾收到有關地她現在稱為《保羅*塞尚的世界觀》的更多資料。她每天黎明即起(整個冬天都是如此),寫作並享受一天開始。


在今晚的課之前,她和我討論關於人類性本質的賽斯資料的重要性,希望他會拓展她。)


晚安。


(「賽斯晚安。」)





口授:所謂兩性的戰爭記起分支,是不「自然的」——在那範圍,同性之間的打鬥也不自然。舉例來說,即使在動物之間,當他們在自然狀態時,雄性也不會為雌性搏鬥致死。


我以後我會說明我所謂「自然」的意思。不過,舉例來說,當你觀察動物行為,甚至在看似自然的環境時,你並不是在觀察這種生物的基本行為模式,因為那些相形之下較為孤立的區域存在你們的世界裡。原因很簡單,你若有一個或二十個公設的自然區,在其中你觀察動物的活動,你所看見的是那些生物對現狀的調適——一個加于它們「自然的」反映之上的調適,此外你在無法期望看見什麼。





天然資源的平衡,動物漫遊的模式,遷徙,氣候狀況——所有這些都必須納入考慮。這種孤立的觀察區,只會帶給你一個自然行為扭曲了的畫面,因為動物也是被囚禁其內的。文明四面包圍著它們。





其它的動物不被允許進入被獵者與獵物非常受到管制。動物行為的所有範圍都被改變,以盡可能地適合環境,而這包括性活動。到某個範圍動物受到自在改變的世界的制約。且說人顯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你可以說:「但那些他常來的改變也是自然的」不過,當他研究這種動物行為,並且有時用動物的性模式來對人類性行為說明某些要點是,那麼人並沒有把這點考慮進去。而說得好像是,現在觀察到的動物行為指明了他們只要的或基本的生物天賦本質。(九點三十五分。)那麼男人為女人打鬥是不自然的。這是一個純粹文化的、學得的行為。以你們瞭解的歷史來說,人類不能承受這種誤用的精力,也無法承受這種經常的敵對。





沒種族類都涉及一個合作性的冒險,所有地球上的存在最終都建立其上。你們把目前的信念返投射回歷史裡,而誤解許多你們在自然界觀察到的情況。我說提到的合作,是建在愛上的,而愛有個生物性的基礎,正如愛有個靈性的基礎一樣。舉例來說,你們的信念使你們否認你在動物裡存在著感情,而任何在它們之間的愛的例子,被編排為「盲目的」本能。





到某個程度,教會與科學們一樣有責任,但神父和科學家並非外來的人,無緣無故強加在你們身上。他們代表你們自身的各個不同面向。當人類發現,他必須在某程度把自己從環境及其它在其內的生物裡孤立出來時,人類發展了他自己的這種意識。結果是,宗教宣稱,只有人有個靈魂,且因具有情感而高貴。在另一方面科學也配合的很好,主張人活在一個機械的世界,而每個生物都有個無懈可擊的本能的機器來驅策,對痛苦和欲望同樣無知。





可是,那些形成所有生命基礎的愛與合作,以許多方式顯示自己。性代表其一面,而且是重要的一面。廣義來說,一個男人在一個男人,以及一個女人愛一個女人,是與向異性示愛同樣地自然。就彼而言,雙性是更自然的。那才是人類「自然的」天性。





反之,你們把愛放在一個確切的分類裡,因此只在最受限制的條件下,它的存在才是正對的。愛走入地下,卻以扭曲的形式與誇張的傾向湧出。在不同的時代,你們為了不同的理由遵從這條路。沒有那一個性別該受責備。你們性的情況,只不過是你們意識的情況的一個反映。作為一種族類,至少在目前的西方的世界,你們視性與愛相等,你們想像性是愛的唯一自然表達。換言之,愛,似乎必須只透過被愛者的性器官某種方式的探索(幽默而聲音較沉地)來表達。





不過,這還不是置於愛的表現上的唯一限制。有無數的書給以指導,每個都宣稱他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某種高潮是"最好的"。更有進者,只允許在異性之間有愛的表達。一般而言,這些人還多少必須是同年齡的。此外還有其它的禁忌包括種族的或文化的、社會的與經濟的限制。如果這些還不夠,那麼。大多數的人根本相信性是錯的——一種靈性上的降格,只為人類的延續才為人所容許。





(在十點二分停頓。)既然愛與性被視為相等,明顯的衝動升起了。母愛被認為是唯一健全的一類,因此在大半情形下是非性的。一位父親能為了他對孩子的愛而非常有罪惡感,因為他被訓練去相信愛只能透過性來表現,不然就沒有男子氣概,可是與自己的孩子的性行為確實禁忌。





創造性騎在愛的浪潮上。當愛被否認它自然的表現時,創造性受到創傷。你們的信念導致你們假設,一個自然的雙性將導致家庭的死亡,道德的淪喪,性罪行橫流,以及失去了性別的認同。可是我要說,我上面的這一句適當的形容了你們目前的情形(帶著無表情的幽默)。接受人類自然的雙性,終將有助解決不止是那些問題,還有許多的其它的問題,包括大規模的暴力、謀殺的行為。不過,以你們的話來說,在你們的情況裡,將不太可能有任何輕易的轉變。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創造自己想要的實相四大步驟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哲学智慧探索  
創造自己想要的實相四大步驟
一,信念思想先決定:人生的理想很容易完成、人生的困境很容易克服、任何目標都可以事半功倍地達成、人的身體有偉大自我療癒的能力。
物質乃意識的一種顯現,因為物質是一種能量,而能量來自於意識,因此是先有意識才有物質,而意識所採取的信念,最終會成為你的經驗。你建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體驗什麼樣的人生,因此只要改變你的人生觀「改變信念」,就能輕易改變你的人生。
生命六大法則:我是極好的生物,而被宇宙能量所護持,生命即展現,展現是安全且幸福的,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皆具有善良的意圖,生命一切的不完美,都是宇宙完美計畫中的一部分。生命的本質在於其價值完成。
二,情緒感受跟著來:我珍惜自己在地球的每一天,不管這每一天過得如何,我都會帶著感恩的心,感謝我身邊所發生的一切。
情緒與情感是個威力強大的磁場,經常抱持正面情緒的人,便能吸引宇宙所有的幸運與美好降臨其身,如果你選擇當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首先你必須學會「事情過,心情就過」,學會「心情可以決定事情要不要發生」,所謂「信念創造實相」,也是透過心情,來決定事件要不要發生在你身上。所以,請用自己的心情來決定,讓事情顯現不同狀態……「好事總是輕易的來到!」
三,想像能力大發揮:人的腦袋中,無時無刻都放映著各種畫面,你腦中所放映的畫面,都有機會成為實相,變成你真實的人生,你想像的畫面一改變,未來的人生就跟著改變,因為你腦中的畫面都有化學變化的實相,如果你想創造正向的信念,就從腦中的畫面開始吧!
如何創造一個幸運的實相:
一,請告訴自己: 我在一個月內會有很幸運的事降臨在我身上,並且相信自己的選擇。二, 產生相對應的「感受」,當一件超幸運的事發生在你身上,你的表情和感覺會是什麼? 當你等著迎接生命中的幸運來臨時,心情必定是豁然開朗、快樂不已的,所以,請先準備好迎接幸運的快樂心情。接著,無論你想像的事物是否在物質實相發生,都請你盡所能天馬行空地想像,你要的實相便會逐漸向你靠近。
四,實際行動不可少:在你發揮想像力之後,就要開始有所行動,執行任何可能觸發你與幸運相遇的行動,這個宇宙真的會回應你的祈求與想望。
如果你能確實使用這四大步驟,保證你的人生從此以後驚喜連連,好運不斷,前提是:你不能擅自決定別人的命運,你得讓他人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你無法主宰別人的命運,但你可以創造自己的實相。
~尋找內在的桃花源 By許添盛醫師


BLOGAD

🎙️《靈魂永生》第五章|《調和點》----《思想變現的關鍵》|五分鐘精華朗讀 #靈魂永生#賽斯心法

📖 第五章:《調和點》 🎯 主題 👉 調和點是能量的聚集處,會放大思想與情感,使其逐漸形成具體的現實。 🌌✨ 重點摘要 🌌 物質只是心靈的符號與表達,不等於思想本身。 ✨ 調和點能聚焦並放大思想與情感的能量。 🌌 情感與想像會轉化為能量單位,構成物質藍圖。 ✨ 強...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