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神奇28.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童心最接見我們的本心。所有的療癒無法發生,表示...



賽斯書~神奇之道   https://bit.ly/2EMniFp 

摘自20160629 (,)

1→  https://bit.ly/2K3rYeB    2→  https://bit.ly/2YP3w3R
 

6節 動物與推理。超過我們控制的事。

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童心最接見我們的本心,能量球最常出現在幼兒園,愈充滿歡笑的地方是最富有靈性的地方。

孩子發現他自己的知性,正如他發現他自己的感受一樣。「首先」是有感受。孩子的感受產生了好奇心、思想和知性的運作

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然後發現其感受,宣稱,為己有,並且發現他的思想和知性,而據為己有
所有的療癒無法發生,表示隱藏的感受沒有獲得釋放。
理想地說,孩子們終於宣稱他們的感受和思想為他們所有。可是,當你成人時,你已被教以儘量切斷你與你感受的認同,而以你的知性取向來想你的個人性。

 

===============   
或許,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以一種方式,孩子發現他自己的知性,正如他發現他自己的感受一樣。「首先」是有感受。孩子的感受產生了好奇心、思想和知性的運作:「我為什麼感覺如此這般?為什麼草是柔軟的,而岩石是硬的?為何溫柔的碰觸給我慰藉,而同時一個耳光卻傷了我的心?」
感受和覺受產生了那些思維和知性的問題。以一種方式,孩子感覺——感覺他自己的思維從一種相對的、心理的不可見性上升成切身的、重要的資訊。在那兒,有一個你們已遺忘的過往。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然後發現其感受,宣稱,為己有,並且發現他的思想和知性,而據為己有
孩子首先探索他心理環境的組成成分,主觀知識的內部因素,並宣稱那內在的疆界為己有,但孩子卻不將他的基本存在與他的感受認同,也不與他的思想認同。舉例來說,那就是為什麼年幼的孩子能如此輕易地死去。他們能鬆開自己,因為他們還沒將他們基本的存在與人生經驗認同。就是如此。
當然,在大半的情形,孩子們長大了,雖然在自然廣大的整個畫面裡,相當大比例的個人的確採取了其他的路線。他們有其他的作用,有其他的目的,他們透過另一套行動參與生命。
他們影響生命,同時他們自己並不會全然地沈浸其中。他們年輕輕地死去。他們被墮胎。可是,在生命的整個畫面裡,他們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元素——永遠影響後來版本的心理底色的一部分。
不過,理想地說,孩子們終於宣稱他們的感受和思想為他們所有。他們自然地與二者認同,覺得每一個既有效又重要。可是,當你成人時,你已被教以儘量切斷你與你感受的認同,而以你的知性取向來想你的個人性。你的身份似乎是在你的腦袋裏。所以,你的感受和你的心智活動往往顯得相當矛盾。你試圖單單利用推理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BLOGAD

自然天賦與生命喜悅

※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稟賦是自然的 根據S哲思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天生的稟賦,這是與生俱來的自然能力或特質。這些稟賦可能表現在不同的領域,包括藝術、科學、領導能力、創造力等等。 S哲思強調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具備著獨特的能力和潛力。他認為這些天生的稟賦是自然的,是我...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