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50109夢 進化與價值完成 (上.下)
※受苦不是美德。
※科學視身體為一個機器,提倡意識是困於一個機器模型裡,以及人的受苦是來自機械性的原因等觀念:你只不過給那機器一些較好的零件,一切就會沒問題了。(好笑的)
※人類的動機在某些時候會涉及疾病,因疾病常常是達到一個想要的結果的方法 ——一個達成某些事情的方法,那時一個人認為除此以外也許無法達成的。一個人可能用疾病來獲致成功,一個人也可能用疾病來獲致失敗。利用疾病 ,獲致結果是無奈的方法。
※疾病往往是一個人為了獲得他認為重要的事物的被誤導的企圖。疾病可以是一個榮譽或不榮譽的標誌。
=================================
『我談到生命的質量,而說真的,至少在許多世紀之前,男人和女人們也許死得早些,但他們卻過著更充實、具有更令人滿意的質量的生活 ——而在那方面我不想被誤解。 現在,宗教在某些麵裡也真的曾頌揚受苦,將之提升為主要的美德之一 ——而在其它時候,卻也曾貶低受苦,將病人視為被惡魔附身,或視瘋子為非人。所以,這兒涉及了許多問題。
可是,科學視身體為一個機器,提倡意識是困於一個機器模型裡,以及人的受苦是來自機械性的原因等觀念:你只不過給那機器一些較好的零件,一切就會沒問題了 (好笑的)。當然,科學能運作得像魔術,所以,在某些場合,對科學的信仰本身彷彿會造成奇蹟,舉例來說,新的心臟會給一個人新的心。
一個人可能用疾病來獲致成功,一個人也可能用疾病來獲致失敗。一個人也許用疾病作為表示驕傲或謙遜、獲得注意或逃避注意的方法。疾病是另一種表達模式,而科學從來沒有提及疾病也許有其目的,或很多目的。但我並不是指那些目的本身必然是很糟的; 疾病往往是一個人為了獲得他認為重要的事物的被誤導的企圖。疾病可以是一個榮譽或不榮譽的標誌 ——但當你看著人類的畫面時,毫無疑義的,到某一個程度,並且是個重要的程度,受苦不只有其目的和用處,並且,為了某些理由,還被積極的追求。
大多數人並不尋求受苦的極端經驗,但在那些極端之下,有各種可以被認為是痛苦不同程度的刺激,那是被積極的追求的。當然,人之涉足於運動裡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在期間,社會的獎賞與身體上了不起的成就的希望,將運動員導入普通人會認為是最痛苦的活動裡;人們爬山,在追求這種目標裡,心甘情願的承受很大的痛苦。 』
第7章 基因學及轉世。天賦及「缺陷」。廣大的基因及轉世規模。 資優者和殘障者。 |
第9章 主要事件及實相的覆蓋(Reality Overlays)。 |
第10章時間本身出自意念,而意念本身則是無時間性的。 |
第11章 神奇之道,以及「保存」與自發性發展之間的關係 |
❄灵性探索
დ讓哲學智慧貼近生活 👉 https://reurl.cc/944NXV
დ 哲学智慧探索 👉 https://reurl.cc/M885Zk
დ生活正能量語錄 👉 https://reurl.cc/aVVm9D
⇝♫♬⇝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