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第二十章--問題與解答{《靈魂》71.SETH談1大「說法者」......72. 賽斯談1世界上發生的苦難如何解釋?......}





《靈魂》71.SETH談
1.大「說法者」--2. 說法者的使命與「法」的運用 3. 宇宙的「即時」創造與無窮發展4 .宇宙的創造力與自由

 賽斯談  大「說法者」--

賽斯談到了一群特殊的存在,稱為「說法者」。這些說法者扮演著傳播內在訊息的角色,並擁有不同程度的願力和能力。其中,有一些說法者成就極大,但其數量極少,不超過三十個。這些大說法者能更深入地了解真相,直接添加內在的基本資訊,並無需經歷一般說法者的受訓階段,因為他們本身的特性和能力使得他們能夠跳躍這個階段。

賽斯提到了一些被稱為說法者的人物,例如基督的本體(指基督耶穌之前的轉世)和釋迦牟尼佛等,他們不僅在物質世界活躍,而且在其他存在狀態中也活動力十分強大。

這些說法者的內在知識保存在他們的心靈結構中,相對於普通人更容易取得,但需要經過「觸機」才能啟動這些知識。這些「觸機」可能發生在清醒的時候,也有可能發生在睡夢中。一旦啟動這些知識之庫,他們過去受過的訓練也能被拿出來運用。

最後,賽斯指出,沒有所謂的誰是「第一」或「第二」說法者,每個說法者都在自己的角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說法者:使命與「法」的運用

 在賽斯的教義中,說法者的使命是將每個人內心中本來就有的「真如」或「佛性」的訊息帶到物質層面並保留在世間。他們的目標是提醒人們不要忽略自己內在的知識,並幫助人們意識到這份內在知識的存在。說法者所說的「法」指的是這些內在的真知,他們通常在特定情況下銘記下來。

說法者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行事,有時可能表現出較強硬的角色,而有時可能是自知的、明確的,或者是具有強大自我意識的情況。他們通常會悟到「法」始終存在於無意識層次中,等待著被運用和覺察。一旦他們意識到這些原始記憶,就會將這份知識帶到大腦層次,深刻地印在腦海中。

說法者之間也會在夢中進行交流,彼此教誨,甚至交換物質環境資料。他們所得到的內在資料必須得到意識的認同,才能真正地被運用。

賽斯強調了一個人在轉世前,對內在的資料必須有所熟悉,這樣在臨終時才能對各種幻相的真義有所理解,並進入另一個生存層面。這些被從內在帶到意識表層的知識,可以在臨終前傳遞給他人,並在需要時使用。這樣說法者的使命就得到了實現。

宇宙的「即時」創造與無窮發展

 在賽斯的教義中,所有在三度空間中的事物都是發生在「即時」的,每個行動都為自己製造了另一些可能的動向。一切的「本體」都是不斷變化的,因為「全部」永遠比其所有的「部分總和」要大、要多,也包括所有的「部分」。賽斯表示,「神」不斷創造自己,所有的創造都在同一瞬間發生,並且持續無終期地進行著。然而,人類對「時間」和「延續」的觀念導致了對這種狀態的誤解。

人們習慣於將存在視為在時間框架內的一種生命延續,並設定了「開始」和「結束」。但是,在超越這種認識結構之外,事情可以在不依賴「延續」的情況下存在。賽斯指出,「完美的最終狀態」並不存在,真理中也不存在所謂的「至高」、「無上」或「極致」境界。沒有任何境界能使「更進一步的體會」失去意義或不可能產生。

「神」被描述為一個無量無邊的「即時」而又「無止無休」的行動來源。一切事物都在同時發生,並沒有所謂的「始」和「終」,因此也沒有事物處於所謂的「完成狀態」。賽斯指出,人類對「進步」和「成長」的觀念常常被理解為朝向「完美」的單一線性發展,而忽略了無所不在的「秩序」。

如果有一個「極致的」或「完成了的」神存在,那麼所有的創造將會終止,因為「完美」代表著一切事物的終點,而沒有任何發展和創造的空間。賽斯的教義強調了宇宙的無窮創造和發展的本質,沒有終點,也沒有完美的終結。

 宇宙的創造力與自由:賽斯的教義解析

 賽斯的教義中強調宇宙的秩序並非宿命論式的秩序。它是一種自由的創造秩序,使「神」能夠不斷創造自己並保持無窮的蘊變狀態。在這種秩序中,可能會出現「完美了的」狀態,創造力暫停,所有的體驗達到某種休止點。這是一種錯綜複雜但簡單的狀態,就像一顆種子,它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神」的能量與能力是不可毀損的,並且它無所不在,連它自己最微小的存在都是「活」的,完全自我知曉,即使是小到分子的層面也不例外。它將自己的能力賦予了它所創造出的一切,也就是所有的「物」。因此,這些能力在它的「作品」身上以靈感、原動力、標準、原則等方式顯現。這些能力使得「作品」追求更進一步的自我創造和創造自己的世界與系統。這種賦予完全是無償的,沒有任何報償。

人類是使用這些天賦能力創造的結果。人類正在學習如何有效地善用這些能力,這些能力使得人類能夠「存在」。人類以這些能力作為人間世界的基本架構,並且在這個架構中學習成長。人類使用這些能力改造世界,也因此改變自己。人類觀察自己創造的成果,學習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能力。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成果,都是一種創造性的成就。

賽斯的教義強調了創造力與自由的概念,宇宙是一個不斷變化且充滿可能性的存在。而人類作為宇宙的一部分,擁有著這種創造力,可以通過運用這種能力改變自己和世界。

 《靈魂》72.賽斯談

1.世界上發生的苦難如何解釋 ?

2. EE單位~情緒能量單位...

3 .畜生是否即是人類的片段體?

4.一個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賽斯觀點




世界上發生的苦難如何解釋?

在賽斯的教義中,苦難與創造力有著密切的聯繫。他指出人類所經歷的苦難,如戰爭、疾病和痛苦,都是由於人類創造力的誤用或走入歧途所致。人類擁有創造性的能力,但這些能力可能會被錯誤的方向所引導,導致苦難的產生。

賽斯強調這些苦難並不是上帝或神靈所強加給人類的,而是人類自身的創造力所導致的結果。這些苦難本身並不具有價值觀,它們只是在人類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苦難的存在是為了讓靈魂學習如何停止苦難,這樣才有助於靈魂的成長和進化。

然而,賽斯也指出,人類擁有巨大的創造力,可以運用這種能力改變自己的現狀和世界的面貌。他們可以運用創造力來創造健康與理智的心態,也可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人間世界。創造力是一種開放的能量,人類可以彈性地運用它,而如何使用這種能量全取決於個人的選擇和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人類可能會犯錯,甚至誤用這種創造性的能量,但這些錯誤也會成為人類回頭反思、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無論是正確使用還是錯誤使用,都是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這些糾纏結果會刺激人們自動地回歸內在,尋求更深層的答案和了解。

總而言之,賽斯的教義提醒我們,苦難和創造力是宇宙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人類擁有著巨大的創造能力,但也需要學習如何運用這種能力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和成長靈魂。在面對苦難時,反思和自我探索是重要的,這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我們內在的創造力。

 

EE單位--情緒能量單位

EE單位是賽斯教義中描述的一種情緒能量單位。這些單位是由主意識的感受所引起的電磁作用而自然形成的。它們是意識自然釋放出來的東西,特性取決於產生它們的思想或感覺的強度。當EE單位進入一個特定的範圍時,它們會被推入具體顯現的程度。這些物質化的現象可能不一定能被人們察覺,但它們以微小的物質粒子狀態存在,被稱為「潛物質」或「假物質」。

人類的意識具備在不同範圍進行創造的能力,而在人世中,集中意識於感受和理想時,會形成EE單位並進入一個電磁場。這個電磁場是實現理想和感受的機構,無此電磁場,事情無法實現。EE單位是形成世界各種雛形狀態的基本單位,就像帶有生命的種子一樣,它們在不同環境下發展,有些在物質世界中成長,有些則不依照原定計劃發展。

這些看不見的EE單位構成了所知的物質,它們是物質性「粒子」形成的基本單位。儘管EE單位本身無法以肉眼看見,但人類意識在解放於肉體束縛後,能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遊走,感受其他世界的存在。然而,若意識沒有經過訓練,它將無法理解所看到的東西的意義。人類大腦的功能可以將思想或情感轉換成特定範圍或強度的EE單位,供肉體器官使用。因此,這些EE單位可以被視為構成「物質」的心靈建材。

 

畜生是否即是人類的片段體?

在賽斯教義中,畜生(例如狗或其他動物)並不僅僅是「身為人類的一部分」所投射出來的心靈能量的顯現。動物也擁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識,就像人一樣,它們內在的意識是真實和永恆的。意識可以跨越不同的生存形態,人可以將自己的一部分能量投射到動物的身體中,以體驗動物在人間所經歷的種種自然狀況。然而,這並不表示人會成為畜生或占據動物的身體。人只是將自己的能量融入到動物中,與動物的本有能量相混合。

當人在動物身體中進行這種投射時,人的意識功能並不會改變,人的意識機能本來就不因為其在人或動物形象中而有所改變。意識的發展和擴張沒有受到設定模式的限制,並且意識能夠自知自己的範圍和層次。因此,一隻狗在其他境界中並不限於以狗的形象出現。

意識是不斷變化的,每一個變化都是一個新的身分,而這些變化並不會遮蓋或抹煞前一個。每個身分都是逐步堆疊起來的基礎,並且互相增益。人們所送出的每一個思想都有自己的形狀和影像,當這些思想被推送到其他世界時,對那些世界中的生命而言,這些思想就變成了真實存在的事物。

因此,意識能量可以跨越不同的生命形態和系統,相互交流影響,但人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其他系統中的存在和來由。這種相互關係使得每個身分都得到了不同的體驗和饒益,並且意識的變化和發展在整個宇宙中是無限多樣的。

 


意識與宇宙:一個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賽斯觀點


賽斯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批評,強調意識的重要性並有質疑進化論中的一些假設。以下就幾個部分來詮釋……

1.     意識與進化:意識與外形的進化並不是相互關聯的。意識在不同生命形態中存在,它並不是由於外形的變化而進化的,而是意識自己先存在,再進化出不同的形相。因此,進化論所描述的生物進化過程只是一個方便的解釋,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2.     意識與物質:賽斯強調意識是先存在的,物質是由意識所造成的。宇宙中的物質結構都是由意識所創造的,而不是由於原子或分子的組合而形成的。當中提到「片刻體」,表示片段意識是主意識的一部分,但進化程度較低。

3.     時間與存在:賽斯指出「時間」與「存在」是同一時刻的,並且存在於所有方向。因此,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存在都是實際存在的,只是由於人們的觀察限制,使得某些存在在特定時刻無法被察覺。

4.     萬物共存:賽斯呼籲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與宇宙萬物的關係,認識到自己與萬物共存,與地球和四季有著密切的心靈關係。強調了人與宇宙的共通性與共生性。

總的來說,賽斯反思了進化論對於意識和意識與物質的關係的看法,強調意識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多樣性。

 

時、分、秒也有意識--

時間與意識之間的關係,賽斯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他指出人們對於「時間」的理解其實是事件的某個部分進入我們的認知系統,時間並非獨立存在的實體,而是觀念和認知的產物。在更高維度的角度看,「全我」或「本體」能夠投入三度空間,但三度空間容不下全部的「全我」,所以我們只能看到有限的「個人事件」,而無法理解「個人事件」背後的廣大背景。

賽斯進一步解釋了「時間」是一種特殊的心靈感受,對於一件事情的「始」與「終」或「生」與「死」都只是一種經驗的體認,與其他物理量如長、寬、高或重量沒有本質區別。然而,人們在認知上似乎是由一個起點步向一個終點,這是因為「終點」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特殊經歷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個人事件」的一部分。

賽斯提到,「時間」背後的因素其實是由意識形態組成的眾多小單位所造成,這些小單位的存在形成了我們所認知的時間。這些小單位不同於物質,它們能夠移動,速度比光還快,是一種極妙的能源,能夠進入和衝擊物質,但本身卻不物化。這些小單位的存在使得「時間」成為可能,就像原子和分子組成了物質,我們稱之為「空間」一樣。

此外,賽斯強調了「我」是無邊無界的,其發展沒有盡頭。同時,所有生物都有著不只一個的「基因」,這些「基因」能夠生出動物和植物,並發展成各種感覺功能結構。

總結來說,這段文字探討了時間、意識、空間和生物之間的關係,賽斯提出了一種新的時間觀,並闡述了意識在時間中的存在和作用。因此,可以將這段文字命名為「潛藏於時間中的意識:時、分、秒也有靈魂」。

 《靈魂的永恆存在》檔案👉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cpOQiPgZ1ckjZMfQZvOQi03x-Dr86wss?usp=shar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BLOGAD

超越時空的當下:探索物質與心靈的交匯

超越時空的當下:探索物質與心靈的交匯 ※ 所有的物質都是心靈的佈景。(外在都是內在的延伸,每個物體都是主角,非主角的都是背景) 根據S哲思的觀點,對於解決問題,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不要擔心。他認為問題本身擁有解決的能力,且會找到解決的方式。 S哲思指出,擔心和焦...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