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靈界46.自己與可能的實相。可能性的事件不斷在交換。每個人最終都會通達全我(靈魂)。每個世界的組成都不同。你夢中的『我』可以適當地比喻為經驗到可...


                                                                       
賽斯書~靈界的訊息   https://bit.ly/2PGaoL6
摘自201200709~0716靈界的訊息
1 https://bit.ly/2UnWyzM  2  https://bit.ly/2MF73MD
  
 
可能性的事件不斷在交換。
行動就是行動,不論你能否知覺它;可能的事件就是可能的事件,不論你能否知覺它們。思想也是事件,希望和慾望亦然。(思想就像花一樣,開成了生命中的每一個事件)

每個人最終都會通達全我(靈魂)。
內在自我存在於『廣闊的現在』。『廣闊的現在』是全我存在於其中的基本時間。但自己的各個不同部分,在他們自己的時間系統內,有他們自己的經驗。
每個世界的組成都不同有些世界是沒有重量的,是由音質所構成。有些只有顏色,有些只有聲音,有些世界是憑著自由聯想創造形成。
你夢中的『我』可以適當地比喻為經驗到可能事件的『自己』。


=-=-=-=-=-=-=-=-=-   

  如果,如賽斯所堅持的,我們有「可能的自己」,並且如果,除此之外,我們在這行星上有種種不同的存在,那麼,一個單一的靈魂的觀念又該怎麼說呢?
  此地我要包括三節課的摘錄,在其間賽斯解釋一個實質事件與一個可能事件之不同,以及我們與可能的實相系統之間的關係。(記住羅和皮醫生都是「個別的人」,賽斯解釋這關係說他倆有像遠房表親一樣的親屬關係。)他以一個我認為是對「全我」或「全部本體」與此生或其他存在之關係的極佳解釋開頭。
  錄自第二三一節:自己與可能的實相
  「行動就是行動,不論你能否知覺它;可能的事件就是可能的事件,不論你能否知覺它們。思想也是事件,希望和慾望亦然。人類系統對這些的反應與它對實質事件的反應一樣的完全。在夢中,常常在半意識狀態下經驗到可能的事件之一部分。這近乎為一種「滲漏」bleed-through),我故意用這個名詞,因為你們的錄音機可以用來作比喻。
  「想像我是由某些錄音母帶所組成,你們的錄音機有四個頻道,我們將給我們的錄音機無數個頻道,每一個代表全我的一部分,每一個存在於不同的次元中,然而全是全我﹝或母帶﹞之一部分。你看如果說你錄音帶上單頻道甲比單頻道乙有更多或更少的確實性是很可笑的。單頻道甲可以比作你現在的自我。
  「讓我們現在想像這些『自己』增多起來,因為你有丙自己,丁自己、戊、己等等。現在在你的錄音機上,你有一個立體音響的設備,這使你能和諧地混合與組合各不同頻道的元素──在同時。我在這兒慢慢地講,以使你聽得更清楚,因為我不常以立體音響純粹的清晰傳過來。
  「你的立體音響設備可以比作我們所稱的內我。每一個自己按照他知道的本質以他自己的態度去經驗時間。當立體音響的頻道被打開,那時,所有的自己便知道他們的統一性。他們各自不同的實相混合為全我的全盤知覺。
  「直到全我能如此同時知覺他自己的各部分之前,似為分離的各部分視他們自己為單獨、孤立的。在他們之間有溝通,但他們不能察覺它。對每一個頻道而言,母帶是共通因素。現在內在自我是那導演,但全我(或靈魂)必須知道他自己,只內在自我知道是怎麼回事是不夠的,內在自我終必要使同時的各個『自己』都理解。
  「全我的每一個部分必須知道其他的部分。我們當然不是討論像錄音機那麼簡單的一樣東西,因為我們的錄音帶﹝自己們﹞是經常在變的...」
  可能事件與實質事件之不同
  「例如,拿甲事件來說,這可能事件將被自己的各個不同部分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體驗。當它被你的自我所經驗時,它就是一個實質的事件。當它被自己的其他部分知覺,自我並不知覺。
  「事實上事件是完全一樣的,而對它的經驗則有所不同。因此全我知覺可能性並受其影響,全我把這些全看作是行動,不論自己是否選擇接受任一事件為實質性事件。時間的先後順序也會有變化。過去、現在和未來只對你的自我才是實相。
  「現在,如你所知,內在自我存在於『廣闊的現在』。『廣闊的現在』是全我存在於其中的基本時間。但自己的各個不同部分,在他們自己的時間系統內,有他們自己的經驗。
  「很顯然的,當時間──經驗不同時,其心理的架構也必相異。例如,你們自己就可以看出,光是存在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種種心理變化...
  「自我藉著向後看入『過去』,在其中找到它自己的一些什麼,以保持它自己的穩定性。儘管可能性的那一部分『自己』並沒有『過去』的經驗來給它們身份感或延續感。如自我所認為的『永久性』對自己的這些部分而言是個陌生的觀念,並且非常的可厭,歸結就變成僵化。
  「在此,『彈性』是關鍵性字眼,自己在被允許去探究每一個可能性時,即自動地隨之改變。經驗是可塑的。基本的身份感是由你可比之為你所知的潛意識所維繫的。換句話說,是心理結構中的這一部分負有維繫身份的重任,而自我的經驗才真是如夢一般。」
  錄自第二三二節
  「可能性系統與實質系統一樣的真切,而不論你知道與否,你存在於其中,你只是不集中焦點於其中。偶爾,當你在夢境時,也許你會變得知覺到它﹝或你的可能自己之一﹞。我告訴過你們夢中影像有確切的實相,可能的事件也一樣,只是你看它們像是不具實體。
  「例如,你可能夢見手中拿著個蘋果,醒來卻發現它不見了,這並不表示它不存在,但醒時你卻不知覺它。同樣,你並不『有意識地』知覺可能事件的確實性。可是,你全我的一部分卻相當介入這種可能的事件。你夢中的『我』可以適當地比喻為經驗到可能事件的『自己』。﹝那個『我』會把他自己視為完全有意識的,而視醒時的『我』為可能的自己。﹞
  「讓我們這樣想:一個人發現他可以在三個行動中選一個,他選了一個而經驗到它。另外兩個行動也被內在自我經驗到了,卻不是在物質實相中...然後內在自我再檢查其後果以助其做其他的決定。不過,可能的行動是確切地被經驗了。這種經驗組成了『可能的自己』的生活,就像夢中行動組成了夢中自己的經驗...在全我的所有層面間,潛意識經常的交換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BLOGAD

自然天賦與生命喜悅

※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稟賦是自然的 根據S哲思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天生的稟賦,這是與生俱來的自然能力或特質。這些稟賦可能表現在不同的領域,包括藝術、科學、領導能力、創造力等等。 S哲思強調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具備著獨特的能力和潛力。他認為這些天生的稟賦是自然的,是我...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