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神奇28.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童心最接見我們的本心。所有的療癒無法發生,表示...



賽斯書~神奇之道   https://bit.ly/2EMniFp 

摘自20160629 (,)

1→  https://bit.ly/2K3rYeB    2→  https://bit.ly/2YP3w3R
 

6節 動物與推理。超過我們控制的事。

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童心最接見我們的本心,能量球最常出現在幼兒園,愈充滿歡笑的地方是最富有靈性的地方。

孩子發現他自己的知性,正如他發現他自己的感受一樣。「首先」是有感受。孩子的感受產生了好奇心、思想和知性的運作

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然後發現其感受,宣稱,為己有,並且發現他的思想和知性,而據為己有
所有的療癒無法發生,表示隱藏的感受沒有獲得釋放。
理想地說,孩子們終於宣稱他們的感受和思想為他們所有。可是,當你成人時,你已被教以儘量切斷你與你感受的認同,而以你的知性取向來想你的個人性。

 

===============   
或許,藉由將任何一個人都看作是個小孩,可以更清楚地瞭解自然人。以一種方式,孩子發現他自己的知性,正如他發現他自己的感受一樣。「首先」是有感受。孩子的感受產生了好奇心、思想和知性的運作:「我為什麼感覺如此這般?為什麼草是柔軟的,而岩石是硬的?為何溫柔的碰觸給我慰藉,而同時一個耳光卻傷了我的心?」
感受和覺受產生了那些思維和知性的問題。以一種方式,孩子感覺——感覺他自己的思維從一種相對的、心理的不可見性上升成切身的、重要的資訊。在那兒,有一個你們已遺忘的過往。孩子首先與他自己的心靈實相認同——然後發現其感受,宣稱,為己有,並且發現他的思想和知性,而據為己有
孩子首先探索他心理環境的組成成分,主觀知識的內部因素,並宣稱那內在的疆界為己有,但孩子卻不將他的基本存在與他的感受認同,也不與他的思想認同。舉例來說,那就是為什麼年幼的孩子能如此輕易地死去。他們能鬆開自己,因為他們還沒將他們基本的存在與人生經驗認同。就是如此。
當然,在大半的情形,孩子們長大了,雖然在自然廣大的整個畫面裡,相當大比例的個人的確採取了其他的路線。他們有其他的作用,有其他的目的,他們透過另一套行動參與生命。
他們影響生命,同時他們自己並不會全然地沈浸其中。他們年輕輕地死去。他們被墮胎。可是,在生命的整個畫面裡,他們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元素——永遠影響後來版本的心理底色的一部分。
不過,理想地說,孩子們終於宣稱他們的感受和思想為他們所有。他們自然地與二者認同,覺得每一個既有效又重要。可是,當你成人時,你已被教以儘量切斷你與你感受的認同,而以你的知性取向來想你的個人性。你的身份似乎是在你的腦袋裏。所以,你的感受和你的心智活動往往顯得相當矛盾。你試圖單單利用推理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神奇27.由目前靈與肉的交接點,按照你的信念由可能性中選擇一件事而將之具體化。認同知性,漠視人性(這是目前人類最大的問題)。動物真的會推理。牠們...



賽斯書~神奇之道   https://bit.ly/2EMniFp 

摘自20160601 (,)

1→  https://bit.ly/2CWCajc   2→ https://bit.ly/2VmDIdo  

「威力之點練習」──物質與靈性相遇的那一點

由目前靈與肉的交接點,按照你的信念由可能性中選擇一件事而將之具體化。

所有你身體、精神與心靈的能力是集中在當下經驗的燦爛焦點裡,並不在過去或先前信念的掌握裡,除非你相信你是。

冥想是一種行動,行動是動的思維,而「行動」是最有力量的冥想。

6節 動物與推理。超過我們控制的事。
你們認同自己的知性,而儘量將你們同樣重要的人性成分丟到一邊。(這是目前人類最大的問題)
動物真的會推理。牠們並不在和你們同樣的領域裡推理。在牠們真的推理的那些領域裡,牠們相當明白因與果。
動物是好奇的。牠們的好奇心是運用在你們很少應用你們自己的好奇心的領域。動物擁有對自己的一種意識,而沒有人類的知性。
以一種方式,孩子發現他自己的知性,正如他發現他自己的感受一樣。「首先」是有感受。 
===============  
複習──(透過縱使一個五分鐘的練習,安靜地坐著,四下觀看,也能變得覺察當下是威力之點,
而在這個練習裡面,你溫和的提醒自己,你從來不受到過去信念的主宰,你有完全的自由把新的創造目標,
崁入威力之點的練習,從當下改變未來,而再次我們放鬆,讓再次新鮮的暗示有時間在我們的內心運作,
而在身體上面我們做一個與未來慾望一致,做一個簡單的手勢或行為,不論多微小定期地重複這個練習,

是輕鬆沒有壓力的,而有信心,你會做得很好,行動是實際在動的思維。)


當下就是威力之點。
 你由目前靈與肉的交接點,按照你的信念由可能性中選擇一件事而將之具體化。
 那麼,所有你身體、精神與心靈的能力是集中在「當下」經驗的燦爛焦點裡,並不在過去或先前信念的掌握裡,除非你相信你是。如果充分理解你的力量就在當下,你就會了悟在那一點的行動也改變了過去、過去的信念及你的反應。
 換言之,我是在告訴你,目前的信念就像對整個人格所下的一個指令。按照你目前對實相的觀念,你同時還組織且重組過去的經驗。
 當然,將來——可能的將來——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被改變。回頭去找那些目前問題的根源,只會使你養成從過去尋找負面插曲的習慣,而阻止你把過去當做愉悅、成就或成功的來源。
 你是透過對目前的不滿而在架構你早先的生活,因而加強了你的問題。
冥想是一種行動,而「行動」是最有力量的冥想。
===============  
6節 動物與推理。超過我們控制的事。
我們現在部分的困難是來自目前融合科學取向的理性主義,即是以個人被定義的方式為基礎。做為人類,你們認為自己是進化階段的「頂端」,就好像所有其他的存有,從第一個細胞以進,卻不知怎的存在於一條穩定的進步線上,以動物為頂點,而最後以人為推理的(reasoning)動物。(當然,附帶地說,所有那些進化都是意外地發生的。)
而新的說法就是:你們社會上所熟悉的那種特殊的、融合的理性思考,認為理所當然的是,人做為一種人類的身份,以及個人的身份,首先並且最主要的是與知性相連。你們認同自己的知性,而儘量將你們同樣重要的人性成分丟到一邊。
也就是說:在你們歷史上的過去,當人們認同於靈魂時,實際上就心理的可動性而言,他是給了自己更大的餘地,但最終,所持有的靈魂觀卻歸結為對知性的一種不信任。那個結果是教條的不可避免的後果。當然,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最近人與知性過分的認同,一部分是由於對那些過去歷史事件的過度反應。不過宗教或科學兩者都無法給予其他生物很多主觀的次元,無論如何:再次的,就你們人類而言,你們喜歡認為你們自己是推理的動物。
不過,動物真的會推理。牠們並不在和你們同樣的領域裡推理。在牠們真的推理的那些領域裡,牠們相當明白因與果。不過,牠們的推理是運用在你們自己的推理並不適用的活動層面上。所以,動物的推理往往對你們而言並不明顯。動物是好奇的。牠們的好奇心是運用在你們很少應用你們自己的好奇心的領域。動物擁有對自己的一種意識,而沒有人類的知性。你並不需要人的知性,才能覺察你自己的意識。沒錯,動物並不像人一樣,會思考牠們自己身份的本質,但這是因為那本質是直覺地被理解的。它是不證自明的。

BLOGAD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於你自己的「轉變」

  Datre 對話  1~50 Datre 對話  – 51 –100 Datre 傳導  - 101~15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對話  - 201~234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