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涉及了肉體的疼痛,該避免用藥--尤其是對那些在沮喪狀態的人。
所謂的興奮劑(uppers) ,很快就需要鎮靜劑(downers)來調節情緒,而心智結果達到一種混淆狀態,常常在一種恍惚中。
※許多在社交場合嗑藥的人,真的是在玩一種心理的俄式輪盤賭他們的感受可能是像這樣……。
※醫生在開任何改變心智的藥時,都該極端的小心,而顯然不鼓勵處於沮喪狀態的病人去用它們。
除非涉及了肉體的疼痛,該避免用藥--尤其是對那些在沮喪狀態的人。
所謂的興奮劑(uppers) ,很快就需要鎮靜劑(downers)來調節情緒,而心智結果達到一種混淆狀態,常常在一種恍惚中。在老人院裡,對那些被認為老耄之人,甚或精神錯亂的人,這種用藥也真的該被認為是危險的。在一些別的情形下,這藥有時實際上被給予過動兒,在那兒,其效果可能非常的不可預料,而產生鼓勵自殺傾向的情緒,即使在那些如此年輕的小孩裡。
許多在社交場合嗑藥的人,真的是在玩一種心理的俄式輪盤賭(譯註:在左輪槍中放一顆子彈,每人輪流往自己額頭開槍,六槍中會有一人中彈而死。)他們的感受可能是像這樣:「如果我命不該絕,這些藥不會傷害我,而如果我命該絕,我吃什麼又有何區別?」不過,他們是對自己的生命冒了某種險--那些沉浸在此種活動裡的人--而風險可能很高呢!
沒錯,有些知識的流派幾乎將某些藥品的利用榮耀化,當做是在鼓勵意識的擴展和釋放壓抑。在有些古老的文化裡,的確以這樣的方式利用藥物,但其用處是很被理解的--而更重要的是,其利用是在社交上被接受的。不過,那些社會是高度儀式化,而以其方式是十分樣版的,就像你們的文化可能對你而言一樣。
醫生在開任何改變心智的藥時,都該極端的小心,而顯然不鼓勵處於沮喪狀態的病人去用它們。在藥物影響下,選擇變得有限了,而顯然人們在藥物影響下曾自殺過--否則他們可能不會。我並不是說,單單藥物會導致自殺,但藥物心理學已經包括一個會促進俄式羅盤賭的態度,那只會增加了問題。人們也用藥以便「放鬆」。彷彿像是,有些藥讓一個個人放下恐懼和壓抑的阻擋物,而在情緒上超越日常生活的問題。不過,事實是,許多這種人反而用藥物作為一種化學毯子,它有個掩蓋而非抒解的傾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