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re對話 - 130 - 你跳回你自己(出體+心靈地帶)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非常深刻而且有趣的話題——如何進入心靈地帶,探索不同的現實世界,以及我們是否能夠在這個現實中直接體驗這些非物質層面的存在。這個問題不僅關涉到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還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超越物質界限去探索更深層的自我。
在Datre的對話中,他提到了一些非常值得思考的觀點。Datre首先強調了「心靈的本質」這個概念,並指出這是幫助我們與其他現實層面建立聯繫的關鍵。所謂「心靈地帶」,其實就是一個超越物質感官的領域,這是一個無法用我們常規的感官知覺來描述的世界。對Datre而言,這個心靈地帶的存在並不需要通過肉眼或耳朵來感知,而是通過一種更為直觀、內在的體驗來了解。
Datre提到,當我們試圖跳出物質世界的限制,探索更高層次的存在時,我們其實是在回歸到我們真正的自我。這是一種超越感官界限的體驗,而非僅僅通過物理身體去感知外界的現象。這樣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出體」或「離開身體」,而是一種進入內心深處、觸及真實自我的方式。
舉一個例子來說,假設你正在冥想,並努力將自己從物質世界中分離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經歷一種「自我消失」的感覺, 你不再是你自己。這時,你進入了一種無形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無法用語言或物質來解釋的,因為它不依賴於我們常規的感官,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是一種純粹的存在感。
Datre接著提到,這些經歷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輕易獲得的。即便你願意去探索,並且開始冥想或學習如何進行「出體」經歷,你也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立刻跨越這些物質層面的界限。這不僅僅是因為缺乏技巧,更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受到長期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的習慣所限制。換句話說,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是心靈層面的挑戰。
因此,Datre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這些超越物質世界的經歷是可能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一個「神奇」的身體,讓我們能夠公開展示這些特殊的能力?Datre的回答是,這其實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心靈探索。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觸及這些不同層次的現實,但問題在於,這樣的經歷並不容易與外界分享。Datre將這種情況比喻為,當你跳入大海的時候,這種感覺是如此深刻且個人化,你無法僅僅依靠語言去解釋它。
例如,當RAM(另一個存在)曾經以「我就是風」來表達自我時,這是一種完全無法用物質語言表達的感受。風是風,無論你用多麼精準的語言去描述它,都無法觸及它的真實性質。同樣,當你經歷這些心靈的探索時,你無法僅僅通過語言來解釋或傳遞這些體驗,因為它們是超越物質世界的,而這也是人類探索這些領域時常面臨的最大挑戰。
然而,Datre並不是讓我們對這些探索感到灰心,相反,他鼓勵我們去「探索」。他指出,開始探索的過程不必立即求得突破,反而是從日常的小事做起。比方說,當你走在街上,你可以開始試著將你的感知力擴展到那些肉眼無法看到的領域。你可以感受街道上的氣味、觸覺,甚至想像你是否能夠「投射」自己進入某個地方,像是想像你在走進一家糖果店,並嘗試感受到那股甜美的香氣。這種探索不一定立刻讓你能夠體驗到其他現實世界,但它是進入更深層次自我理解的第一步。
最重要的是,Datre強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去探索這些領域。這需要的是勇氣和好奇心,而不是單純依賴某些「神奇的能力」。你可以開始從小的冥想練習做起,逐漸擴展你的感官和心靈的邊界,最終實現與更高層次的自我對話。當我們開始學會放下對物質世界的依賴時,我們的心靈也會逐漸打開,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總之,探索心靈地帶和多重現實世界的過程,是一個個人化且深刻的內在旅程。雖然我們無法直接通過物質層面來展示這些經歷,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進入這些領域的潛力。這是一條需要勇氣、耐心和不斷自我挑戰的道路,而這樣的探索正是通向真正自我認識的關鍵。
Datre對話 1~50
Datre對話 – 51 –100
Datre傳導 - 101~150
Datre傳導 - 151~200
Datre傳導 - 151~200
Datre對話 - 130 - 你跳回你自己(出體+心靈地帶)
問題: 我很想實際去經歷(死亡地帶,其它的現實世界),而不是閱讀或想像它們。但在這個現實世界中,這樣的表達似乎是不可能的。我想問Datre:如果這是可能的,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擁有一個「神奇」的身體,公開讓大眾瞭解這些「特殊」的能力?或者我們是否要進入另一個不同的現實世界,以那樣的形式存在才行?
DATRE: 好吧,讓我來告訴你們一件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我們曾提過: 當賽斯以「表達」的形式出現在你們身邊時, 「心靈的本質」就是用來幫助你們與這個泡泡內的「心靈地帶」建立「橋樑」的最好解釋。你們不僅能「體驗」到它,還能將「覺悟」帶回物質構造中。
現在,John是我們的「實驗」物件之一。我們選擇John是因為Aona與他有著不同的體驗。Aona在傳導時,能夠「自動」進入其它地區 - 換句話說,因為她攜帶的振動結構,她能直接「自動」進入別的地方,而不是一步一步的進入。或者說:上一秒她還呆在物質身體中,下一秒就「出去」並回來了, 因此對她來講,她無法帶入任何資訊。
但John有多年的經驗,他一直「參與」你們稱之的「自我探索」。他知道「冥想」中的不同「步驟」, 知道該如何通過冥想「引導」自己的「那一部分」進入不同的領域。也就是說,他有:第1步,第2步...在第2步中,他能夠「出去」,與其它的「領域」連接,接著按照你們「顛倒」的想法,試著反向將物質層「推入」那些領域,然後再用其它的方式「拉」回來。也就是說,他能試著把自己推入那兒,把自己「推進」 其它的現實世界。
現在,他能扭轉局面,將自己「拉向」其它的現實世界進行體驗。雖然這屬於後者,但因為他能「做到」...所以我們現在與他合作,看他能不能進入「心靈地帶」,從那一點開始體驗,然後將「資訊」帶回...以便我們獲得一個可供遵循的「藍圖」。你看,在任何體驗中 - 在一個擁有多重現實世界的星球體驗中,那兒有很多「不同」的領域可供你們進入;而在這些探索中,只存在著「一點點」不同。
現在,我們需要一個人,能夠在物質層擁有心靈的體驗,並將這些「體驗」解釋出來,好讓我們為這個星球上的人解釋。我們需要一個,那個人能夠「解釋」這些體驗。現在我們還沒有。我們能夠告訴你:心靈不能被解釋,只能被體驗,這是真的。但是我們還在研究,看是否能有其它的辦法或形式將它描繪出來,以便讓你們理解。那些去過「心靈地帶」的人都「知道」,你看,只是你們還缺少體驗。
當你進入「心靈地帶」時,沒有:味覺,嗅覺,聽覺等,沒有任何物質結構的感官能夠讓你描述。換句話說,當你進入「不同」的地區/角度探索時,就是你能夠領悟「真正的自己」的時候。那就是真正的你。那都是你,你就是你,你應該怎樣向別人「解釋」呢? 我的意思是說:你要挑戰「解釋」。從物質的觀點上來看,你還不是真正的你,你「不是」;但當你達到那一點的時候,你就是了。
就好像John說的,你跳入了大海中...
JOHN: 就像你跳入你自己中,一個沒有界限的大海。
DATRE: 是的,那就是你們做的。你跳回自己。但是,你該如何解釋呢?你看,這完全違背了解釋,除非你能夠體驗,否則沒有辦法。
你可以開始冥想,開始探索,開始擴展自己的物質結構。你可以訓練或教自己「出體」。但是「出體」和「轉換進入其它的現實世界「不同。出體只是一個能夠幫助你「開始」進入其它現實世界的「方法」。但它不是「跳向你自己」,不是瞭解你自己,不是從那個角度來體驗的...。
當RAM通過地球上的通靈者傳導的時候,他給出了: 「我就是風」的「比喻」。現在,你說什麼是風? 你們能看到風帶來的「影響」,你們還有機器能改變風。但是: 「風到底是什麼?」 - 風就是風,風是!ok,那麼為什麼RAM使用了「我就是風」這個表達呢?因為他是!他「知道」他是! 就是因為RAM,接下來在這個星球上的很多年中,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從這個表達中學習「跳回自己」。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希望能從中獲取一個「解釋點」。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它將如何運作下去,但是做為一個個體,我唯一能說的是:去「探索」吧。將你的眼睛睜大,去看看你到底在做些什麼。投射,看看你能「投射」什麼,看看你能嘗到什麼,聞到什麼,站在那兒能摸到什麼... 你站在充滿店鋪的大街上,然後「往」裡面「投射」,看看你能否「聞到」糖果店。因為巧克力擁有很濃的芳香。你投射入大街盡頭 - 如果聞到那兒有巧克力,就走過去看看是否真的有巧克力。如果沒有,這就是你的頭腦「加工」出來的。但如果你沒有聞到,那兒卻真的有巧克力,這就意味著你還需要多一些的練習。
JOHN: 或者...需要更多的巧克力。
DATRE: 哈哈,是的。如果你真的找到了巧克力,那就為自己買一塊品嘗它。去「 探索」你的旅程吧~你不需要「出體」就能馬上開始,從小事一點一點做起。去碰觸某個東西,然後感受它們,感覺它們的香味和質地。當你坐下吃東西時,不要狼吞虎嚥,去慢慢「品嘗」從中獲得享受,而不僅僅靠眼睛去「看」。從小步驟做起,最後:當你變得越來「理解」物質體驗中的不同事物時,身體和頭腦就開始獲得認知,然後有趣的事情就會發生了:你開始鬆開「緊緊抓住」的物質身體,能夠「出體」了。
你知道你要把身體留在這裡,因為它屬於物質層。身體將會呆在這裡,敞開懷抱,等著你回來。「嘿,他回來了。他們都回來了」 - 你向身體保證:你將離開一會兒,然後再回來。當你開始「探索」,你越探索,就越能進入更多的領域。唯一「阻止」你們的是:你們沒有「膽量」去「探索」。你們的「恐懼」拖曳著你;或者這樣說,恐懼存在於你們成千上萬年的「基因」中。你需要膽量才能進入你們的小泡泡宇宙;而要進入大宇宙,你們則需要更多的「膽量」。去探索那些「沒有人」去過的地方吧,但不要坐著船去。
ok,現在我們要離開了,謝謝,我們是Dat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