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賽斯談內在感官的種類(上): 一. 內在振動性觸覺 二. 心理時間 三 . 知覺過去、現在與未來 四.觀念的感官




賽斯談內在感官的種類

內在振動性觸覺

內在振動性觸覺是一種內在感知,使我們能夠感受和體驗不同事物的基本感覺和情感,就像身歷其境一樣。以下是這段文字的詳細解釋:

賽斯描述了內在振動性觸覺的感受方式,比如想像一個人站在一條街道上,能夠感受到周圍每一棵樹的基本感覺,甚至包括人、昆蟲、草葉等。這種感官使我們能夠進入到其他事物的體驗中,就像我們現在感受冷熱一樣自然。

賽斯強調,內在振動性觸覺與「心領神會」(empathy)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更加生動和直接。這種感官的特點在於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他事物的情感和感受,就像我們自己親身體驗一樣。

作者分享了一個例子,描述當她感知到一位朋友陷入情緒化的亢奮狀態時,她使用了內在振動性觸覺來深入感受這種狀態。在這個例子中,她能夠感受到朋友在過去的經歷中的陣痛感,並且進行了更深入的察覺。

賽斯提到,使用內在振動性觸覺需要一定的意圖和慎重。我們不應該成為他人心靈的窺視者,而應該以幫助和共鳴的方式運用這種感官,幫助自己和他人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事物的感受。

總之,內在振動性觸覺是賽斯提出的一種內在感官,使我們能夠通過感知和情感的共鳴來更深入地了解事物。這種感官能夠幫助我們擴展意識,感受到其他事物的基本感覺和情感,並以有意和尊重的方式運用這種能力。

 

心理時間

賽斯談「心理時間」這一概念,以及如何使用這種內在感官來探索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以下是這段文字的詳細解釋:

1.      心理時間的作用: 賽斯說,心理時間是一個天然的通道,旨在將我們從內在世界引導到外在世界,然後再回到內在。然而,大多數人並不使用這種通道,因此他們對心理時間的運用有所限制。心理時間原本可以使人們在內在和外在世界之間更加舒適地遊走,同時也能讓意識在內外之間休息,使正常時間變得更加持久。

2.      心理時間的練習: 賽斯提到了一種練習方法,稱為「心──時」。在這個方法中,你閉上眼睛,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並假裝自己有一個內在的世界,就像外在世界一樣真實和生動。你可以透過閉上肉體感官,轉向內在感官,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在的世界上。你可以想像自己將肉體感官的刻度關閉,然後打開內在感官的刻度,以進入這種狀態。

3.      深入內在感官: 在練習「心──時」時,賽斯建議我們不要被日常琐事和擔憂所困擾。這需要專注和平靜的心態,而不是讓思緒離題。賽斯提到,經過練習,我們會開始感受到一種警覺且清醒的狀態,這種狀態伴隨著輕盈的感覺。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能會看到明亮的光或聽到聲音,這些可能是來自心電感應或直覺的信息,或是潛意識中的影像。

4.      心理時間的效果: 賽斯說,透過練習心理時間,我們可以逐漸感受到與我們所知的時間分離。這種內在感官可能導致多種主觀經驗,包括第六感的體驗、靈感和指引的出現,甚至可能包括出體旅行等。賽斯的學生已經開始掌握使用心理時間這種感官,並且將其應用於不同的情境,作為其他經驗的前導。

總之,賽斯描述了「心理時間」這種內在感官的運用方式,以及透過練習如何探索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進而展開意識的深層探索和發展。

 

 

 . 知覺過去、現在與未來
賽斯(Seth)強調了內在感官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覺,以及這種感官在透視時間和洞察事物真相方面的重要性。以下是這段文字的更詳細的解釋:

1.     內在感官的層次: 賽斯提到一個假想的情境,其中一個人使用了第一種內在感官,感覺到所有在他周圍範圍內的每個生物的單一本質。這種感受可以讓他更深入地了解這些生物的本質。然後,賽斯提到第三種內在感官,這種感官可以擴展這個經驗,使他不僅感受到每個生物的現在本質,還能感受到它們過去和未來的本質。

2.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覺: 賽斯指出,根據他的觀點,全我(Higher Self)經常在使用這些內在感官。由於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基本實相上並不存在,內在感官能夠幫助我們超越表面的時間屏障,透視事物的真實本質。通過內在感官,我們能夠瞭解事物的更深層次,並看到它們的真相。

3.     預感和內在感官: 賽斯強調,任何預感都需要運用內在感官。在進行「心──時」的練習時,我們經常會自然地使用這種感官能力。透過這種練習,我們能夠更自如地運用內在感官,從而洞察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情境。

總之,賽斯強調了內在感官在洞察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能力,以及它們在透視時間、理解事物本質和引導預感方面的作用。通過這種內在感官的運用,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事物,超越時間限制,並獲得更深刻的洞察力。

 

.觀念的感官
賽斯(Seth)談到了第四種內在感官,稱之為「觀念的感官」,這種感官能夠讓我們直接體驗和認識觀念,超越理智上的認知。以下是對這段文字的更詳細解釋:

1.     觀念的直接體驗: 賽斯指出,第四種內在感官涉及對觀念的直接認識,而不僅僅是理智上的理解。這種感官能夠讓我們完全體驗一個觀念,並且與觀念的成分相互作用。就像思想有電性和化學性的成分一樣,觀念也有意識的分子和離子,我們可以通過內在感官直接體驗這些觀念的成分。

2.     練習方法: 賽斯建議使用「心理時間」的練習作為開始,坐在安靜的房間裡,當一個觀念出現時,不要用理智去分析它,而是用直覺來接納它。通過這種練習,我們可以逐漸達到近似一個觀念的體驗。他還指出,在這種練習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變成」那個觀念,從觀念的角度看外在世界,而不是從自身角度看內在。

3.     觀念的來源與發展: 賽斯強調,真實的觀念的起源超越了我們表面的系統,它們在我們的現實和理解之外不斷發展演變。他指出,這種觀念感官的運用能夠讓我們更自由地探索和理解這些觀念。如果我們只使用第三種內在感官(知覺過去、現在和未來)來進行觀念的感知,我們可能只會獲得觀念的模糊片段,而無法深入理解。

賽斯的描述表明,這種觀念的感官能力能夠讓我們超越表面的思考,直接體驗和探索各種觀念的本質和成分。通過這種內在感官的運用,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和存在。

 



內在感官的種類 
內在振動性觸覺Inner Vibrational Touch
  (意識投射到對象物之內,感同身受)
 「把『內在感官』設想為通向內在實相的途徑。第一種感官涉及
一種具直接性的知覺──即刻的認識,經由我只能名之為『振動性
觸覺』的感官。想像一個人站在一條有房屋、樹木及草皮的典型街
道上。這感官能讓他感受在他四周每一棵樹自身的基本感覺。他的
意識會擴展到包容了『作為一棵樹是怎麼一回事』的經驗──任何
一棵或所有的樹。在他注意力的範圍內,他感覺到成為(being)任何
他選擇的事物──人們、昆蟲、草葉——的經驗。他並不會失去他
自己是誰的意識,但能知覺這些感覺就有點像你現在感覺冷熱那
樣。」----賽斯
 這感覺相當像「心領神會」(empathy) ,但生動得多。(賽斯說
我們現在不能經驗到這些內在感官的全部強度,因為我們的神經
系統無法應付這麼強烈的刺激。)很難將這種經驗歸類,但我想
在下例中,我是在用「內在振動性觸覺」。(透視情節加上「內在
振動性觸覺」的感同身受)
  有天晚上比爾和蓓來訪時,一位鄰居也來串門子。波麗是個頗
情緒化的年輕女子,她問我能否「接收到」關於她的任何印象?我
說我累了而予以婉拒。事實上我感到她是處於不舒服的「亢奮狀態」
(highly charged),而我不想捲入其中。顯然我的好奇心戰勝了。我轉
換到我的「內在感官」以找出到底出了什麼毛病——但我並不自覺
在如此做。(在用「內在感官」時,就像任何其他事一樣,我們必
須學會「慎思明辨」。)
  我幾乎立刻看到她在一九五O年還是少女時的模樣。她躺在醫
院病床上,正在陣痛。在我的客廳裡我都能感覺到那陣痛。這經驗
格外地生動,痛也很真實。我看到一位較年老的女人和一個青年在
病房裡,我能夠描寫出他們。波麗證實他們為她的前夫和前夫之母
,但否認她有孩子,雖然她說有個女友在同一年生了個私生女。
(紅字部分算是「內在振動性觸覺」,黑字部分算是透視。)
  一開始那陣痛嚇著了我,因而我只是不加思索地說出在發生的
事,我並沒要使波麗受窘。後來我自覺很傻,對自己很生氣,猜想
陣痛這事只是某種潛意識的戲劇化。兩年後波麗搬到另一個城去了
,在她走前,她告訴我那插曲果有其事,那孩子是她自己的。我對
病房的描寫也與她的病房符合。自然她不想任何人知道孩子的事。
她(孩子)已被送交領養(反正不關我的事)。她來看我們的那晚
,因為多年來她第一次接到孩子父親的信,她一直在默思孩子誕生
的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接收到」這件事,在這件個案裡我用
了內在振動性觸覺來察覺她的感覺。
  但一般而言,這第一種「內在感官」可能極具價值,導致經驗
的擴展、更深的了解和同情。練習去用它,你能感覺任何生物的活
潑潑的情趣成分,對它的活力感到歡喜。它不會減損個人性,也不
暗示心靈的侵略。我們不要做心靈的窺視者,但應只用這些能力去
幫助別人,或像用我們的肌肉和骨骼一樣快樂地用它。意圖是很重
要的,但我不信你能在任何基本方面誤用這些官能;如果你沒準備好
,尚不能好好地利用它們,你自己的人格會注意根本不
讓你有意地用它。
心理時間 Psychological Time 
  「『心理時間』是一個天然通道,意在給由內在世界到外在世
界並再回頭的一條簡易通路,雖然你不是這樣用它。「心理時間」
本來使人能相當安逸地生活在內在與外在世界中········在你運用它有
所進境時,當你意識清醒時你也能在它的架構內休息。它使你的正
常時間更持久了。從它的架構你可以看出物質時間與你以前所以為
的內在時間一樣如夢似幻。你會發現你的全我在同一刻向內又向外
窺視,你就明白所有的分界都是幻覺。」(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
間的明顯界線,只是由你肉體所能知覺 的行動數量所引起的幻覺而
已。  (靈界訊息)
   事實上,練習應用「心理時間」會導致別的「內在感官」的發
展。在「心──時」──姑名之──你只是將你注意力的焦點轉向
內。你獨自安靜地坐著或躺著,閉上雙眼,假裝在你內有一個與物
質世界一樣生動真實的世界。關閉你的肉體感官。如果你想要的話
你可以想像肉體感官有一個刻度盤,你把它們一一關上,然後想像
「內在感官」有另一套刻度盤,想像你把它們打開。這是一種開始
的方法。
  不然,你也可以就只安靜地躺著,集中注意力在一面黑幕上,
直到形象或光出現其上。在你摒除了外界分散你注意力的事物後,
可能腦海中馬上會浮現你的憂慮和日常瑣事,不要專注於那些事
如果這些念頭真的佔據了最受注意的地位,那你還沒準備好,不
能向前行。首先你必須擺脫日常瑣事和憂慮。(這個步驟與靜心或
打坐一樣,如何讓心靜下來而沒有雜念妄想,古來的修行者已發展
出很多方法,只是他們不像珍去強調看到光或影像,反而強調不要
被這些影像所迷惑,必須不當一回事,任由其生滅,否則易走火入
魔。)
  既然我們一心不能二用,你可以再次將注意力集中於黑幕上,
或集中於任何一個想像的影像——這會消除掉討厭的憂慮。或者你
可以假想這些憂慮有其面目,然後「目送」這些影像消失。(奧修
是以第三者的心情,冷靜觀看大腦這些念頭的來來去去而不介入,
有時會有短暫的無念頭現象,這是短暫的靜心,練習就是在延長靜
心的時刻。佛教打坐初入門,普遍應用數息觀,把注意立專注在呼吸
上。)
  在某一刻你會感到很警覺很清醒,但非常輕飄飄。在你腦海中
你可能看到明亮的光,或聽到聲音,其中有些可能是心電感應或千
里眼的訊息;有些則只是潛意識的畫面。當你繼續練習,你會學會
分辨它們。
  當你繼續練習下去,你漸漸會感覺到與我們所知的時間分開了
。你可能會有各種主觀的經驗,從第六感的插曲到得到靈感和指引
的簡單片段。例如,在「心──時」中,有時我有出體的旅行。這
種感官導至復甦、放鬆、平靜的感覺,它可以為不同的目的用在許
多地方。我的學生現在大半擅於應用這種感官,並用它作為其他經
驗的前導。
 . 知覺過去、現在與未來Perception of Past,Present,and Future
  「如果你記得我們那個假想的男人,你便記得我說他站在一條
街上,用第一種『內在感官』,他感覺到所有在他範圍內的每個生
物的單一本質。用這第三種感官則會擴展這經驗。如果她選擇如此
做,他會同時也感覺到在他範圍內每個生物過去和未來的本質。」
  記住,按照賽斯的說法,全我經常在用這些「內在感官」。既
然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沒有基本的實相,這感官允許我們透視明顯
的時間屏障。我們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任何預感都須要運用這種感
官。當我們在作「心──時」的時候,常常自發地用這感官。
.觀念的感官(The Conceptual Sense)
  「第四種『內在感官』牽涉到對一個觀念的直接認識,遠超過
僅只是理智上的認識。它涉及了對一個觀念的完全體驗。觀念有我
們所謂電性的與化學性的成分[就像思想一樣],意識的分子和離
子變成了觀念的分子和離子,然後我們可以直接體驗它們。除非你
能變成某個生物,你才能真正地了解、欣賞它。」
  「你用『心理時間』[作為起點]是達到近似一個概念的最好
辦法。坐在安靜的房間裡,當一個概念來了,不要以理智去玩味它
,卻以直覺接納它。不要害怕陌生的身體上的感覺。如此練習,你
將發現你能在某個限度內『變成』那個概念。你會在它裡面,向外
──而非向內看。」
  「像我現在所說的概念超越了你們的時空概念。如果你們用第
三種『內在感官』(知覺過去、現在與未來)用得熟練了,當認識
差不多成了自發性的時候,那麼你即能較自由地利用這觀念感官。
任何一個真實的觀念,其起源都在你們這偽裝的系統之外,並且在
它的範圍之外繼續發展。除非你以這種方式應用內在感官,不論某
概念是多麼的簡單,你只能得到這觀念的隱隱一瞥。」
  我()相信在第十七章所述的插曲中,當房間裡的每樣東西似
乎都長大到可怕的尺寸時,我就是用這種感官體驗到無法用文字來
適當形容的一個觀念。 
 

1 則留言:

BLOGAD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於你自己的「轉變」

  Datre 對話  1~50 Datre 對話  – 51 –100 Datre 傳導  - 101~15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對話  - 201~234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