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 助人與人性的矛盾 —— 真正的助人需要內在平衡,而非源自恐懼、依附或補償心理。



✨整體重點摘要 🌀 MITER 的例子:表面奉獻、幫助他人,但內心充滿恐懼與矛盾,甚至對被幫助者產生憎恨。 🎭 人性的心理轉折:人有時更願意幫助「悲慘」的人,而不是「幸福」的人,因為內心會比較、尋找存在感。 🪞 助人背後的隱微動機:若助人只是為了填補自己內心的不安,最終會產生怨懟與失衡。 ⚖️ 內在平衡的重要性:真正持續的助人,必須建立在自己生活安穩、內在和諧的基礎上。 💡 實例提醒:適度、健康地奉獻(如用額外資源來幫助),比犧牲自己基本生活更符合「正確的助人態度」。 #人性的矛盾#內在平衡#賽斯心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BLOGAD

🎙️ 《靈魂永生》第20章精華:說法者與意識,揭示創造實相的本質——你不是受困於實相,而是實相的創造者。 #靈魂永生#賽斯心法

    • 賽斯書每日閱讀|意識與靈魂系列   #靈魂永生 #賽斯心法 #意識 🎯主題統整 你創造自己的實相:意識先於物質的終極觀點 🌌重點摘要(含符號) ✨ 說法者是真理的傳遞者:只有少數說法者能深入實相核心,如耶穌、釋迦牟尼、艾默生等。 🌌 他們的任務...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