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各種練習 : 1.接觸你的源頭 2.改善自己的健康 3.化解負面情緒




賽斯談各種練習

練習1:接觸你的源頭


想像你自己是個無形宇宙的一部份,在這無形宇宙裡,所有的恆星和行星都有意識,並且充滿了無法形容的能量。雖然這一切都是無形的,你卻知道事實就是如此。試把這宇宙觀想成一個身體的形狀,觀想它的輪廓,在天空的襯托下,燦爛的突顯出來。太陽和行星都是你的細胞,每個都充滿了能量和力量,只等你去指揮。


然後看見這形象爆炸成你自己不可置信的光明意識,而覺悟到它是一個偉大得多的多重時空之結構的一部份。感覺它給你能量,正如你給你的細胞能量。讓這能量充滿你,然後把它導向你所選擇的你的肉體的任何部分。

這個練習旨在幫助你連結到更大的宇宙意識,同時感受你自己作為這個宇宙的一部分。以下是這個練習的步驟簡要概述:

  1. 想像無形宇宙: 想像自己是無形宇宙的一部分,其中所有的恆星和行星都有意識,充滿著難以言喻的能量。儘管它們是無形的,你內心「知道」這就是事實。

  2. 形成身體輪廓: 想像這無形宇宙的輪廓,仿佛它是一個身體的形狀。讓它在天空中顯露,燦爛地突顯出來。太陽和行星在這個宇宙身體中是你的細胞,充滿著能量和力量,只等著你的指揮。

  3. 意識爆炸: 想像這個形象突然爆炸,變成你自己難以置信的光明意識。在這個意識中,你覺悟到自己是更大多重時空結構的一部分。感受這個意識給你能量,就像你給你的細胞能量一樣。

  4. 導引能量: 讓這份能量充滿你,並將它引導到你自己選擇的身體部分。想像這個能量在你的身體內流動,為身體的部分帶來活力和愈合。

這個練習有助於擴展你的意識,深入感受你與宇宙之間的聯繫,同時強調你的能力去影響你的身體和環境。這是一個尋求內在平靜和靈性增長的方式。記住,這是一個個人的體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調整。


賽斯觀點 練習2:改善自己的健康

這個練習旨在幫助你改善健康狀況,通過正面的想像力和意念來影響你的身體和生活。以下是這個練習的步驟簡要概述:

1.注意內在期望: 你的環境和生活狀況是你內在期望的直接結果。想像和期望將會自動具體化。如果你想要健康良好,就必須把這個期望想像得非常真切。

2.具體化思想、情緒和態度: 想像你的思想、情緒和態度具體化成實體。要有所改變,首先需要在精神或心靈層面上進行改變。

3.改變消極的態度: 拋棄否定、不信任、害怕或貶損的態度,因為這些將反過來害你自己。用積極的反面取代消極的思想或畫面。

4.使用建設性的暗示: 告訴自己「我只對建設性的暗示有反應」。當你感覺不適時,立即轉移注意力,專注於愉快的事物。

5.面對消極思想: 不要壓抑消極思想,而是認出它們,面對並取代它們。例如,當你感覺憎恨時,想像將憎恨根除並以積極的感覺代替。

6.避免過度關注健康或疾病: 如果對健康的慾望導致你強調疾病徵候,建議你轉移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或興趣上。

7.接納基本事實: 治療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當事人接納了基本的事實:物質是由內在特質形成,結構隨期待而來,物質可以被改變,改變源於內在的創造能力。

這個練習強調了正面的思想、情緒和態度如何對健康產生影響,同時也突顯了自我覺察和積極思考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幫助你提升身心健康的方法,但請記住,它可能需要時間和實踐才能見到明顯的效果。

賽斯觀點 練習3:化解負面情緒

這個練習旨在幫助你理解和處理負面情緒,並以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情緒。以下是這個練習的主要內容和步驟簡要概述:

1.信念與情緒的關聯: 你的個人信念和你的情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了解自己的信念可以幫助你理解情緒的根源。

2.避免強加積極性思考: 不要讓某些學派將積極性思考強加於你。這樣的哲學可能會使你害怕自然情緒,而不敢深入瞭解情緒的來源。

3.瞭解情緒的來源: 當你感覺到不愉快的情緒時,花時間思考和瞭解這些情緒的來源。跟隨情緒的流動,找出引起情緒的有意識信念。

4.自我覺察和面對: 瞭解自己的意圖,正視你的內在經驗,這將產生強大的情感和繼續成長的動力。

5.克服負面信念: 不要相信自己沒有權利快樂或不配得到快樂。克服那些限制性的信念,讓自己能夠自由地追求快樂。

6.處理負面情緒的恐懼: 負面情緒的恐懼會比情緒本身帶來更大的傷害。透過面對情緒,這些恐懼的強度會逐漸減少,幫助你釋放情緒的背後能量。

7.情緒的流動: 情緒是不斷變化的,它們不會把你困在一種情緒中。情緒會在不同的情感之間轉換。

8.面對負面事件: 所有負面的主觀和客觀事件都是為了讓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在。這些負面事件帶有治療的能量,如果你接納並跟隨它們,它們會引導你超越自身。

9.面對恐懼: 當你面對恐懼,感受到它在身體上的反應和相關的思想時,恐懼會自然解除,並暴露出背後的有意識信念。

10.接納情感表達: 不要否認任何情感表達,與情緒的連結能幫助你保持對身體和內在的聯繫。

11.面對問題: 每個問題都有自己的解答,誠實面對問題可以帶來解決方案。

12.病症的治療種子: 每個病症都背後藏有衝突的線索,並且帶有自身的治療潛力。

13.睡眠中意識的不同層次: 意識在不同的睡眠階段會感知不同類的事件。了解這些層次,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體會和處理睡眠中的經驗。

這個練習強調了自我覺察、理解情緒的來源、以及面對內在信念和情緒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步驟,你可以逐漸改善情緒狀態,建立更健康和建設性的思維模式。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解放思維,重新認識實相。 輕度出神狀態:解決問題和創造實相的力量。 練習建構自己的美夢


練習單元17

解放思維,重新認識實相 賽斯的教導強調,我們的語言和習慣思維模式常常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理解。為了擺脫這些限制,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實驗,試著以全新的方式看待我們的周圍環境。

首先,我們可以挑選一個物體,將它放在手中,感受它的質感和觀察它的顏色。然後,我們可以自發地將一個全新的名稱賦予它,這個名稱不同於我們通常使用的,它是我們自己內心所發出的聲音。這樣的練習可以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的事物,並揭示出我們可能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層面。

這種新的稱呼可能與原來的相符,甚至更合適。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打破對語言的自動化模式,並感知到每個物體的獨特性。

進一步,我們可以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情感,即使這些情感難以用語言清晰表達。這種非模式化的表達方式可以讓我們更自然地流暢情感。

賽斯提醒我們,夢境經驗具有直接性,通常清晰地表達出來。然而,由於我們的文化對夢的本質了解有限,我們經常在清晨醒來後忘記了夢境。夢境經驗與醒時經驗一直存在,只是它們處在我們意識的不同焦點下。有時,夢境經驗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醒時生活中的挑戰。

賽斯還指出,我們的物質生活也有象徵性的意義,類似夢境中的象徵。我們的物質生活是與我們的夢境經驗緊密相連的,因此,我們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來理解周圍的事物。

最後,賽斯告訴我們,我們的意識具有更大的表達潛力,但這需要我們的人格有足夠的靈活性和安全感來改變我們的意識焦點。這種改變可以讓我們接觸到以前未曾感知到的信息,並擴展我們的認識。

總之,這些教導鼓勵我們重新思考語言和思維模式,解放我們的思維,以更深入、更靈活的方式來理解實相,無論是在夢境中還是在醒時生活中。這種重新認識實相的過程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拓展我們的意識,並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輕度出神狀態:解決問題和創造實相的力量

當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時,傳統的思維方式可能會限制我們找到解決方案。賽斯提出了一種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強調進入一種輕度的出神狀態,以便超越自我意識的限制,從更高的自我中找到智慧和創造力的答案。

這種出神狀態不是逃避問題或自我欺騙,而是一種允許我們超越日常自我限制的狀態。通過放鬆和遠離自我意識,我們可以打開內在的潛力,接觸到更深層次的自我,這個自我通常代表著愛、慈悲、智慧、創造力和靈性連接。

這種方法要求我們學會如何自我催眠,進入一個輕度的出神狀態,並信任我們的內在自我,以找到解決問題和創造新實相的答案。這種練習可能需要時間和熟練度,但當我們能夠進入這種狀態時,我們將能夠更輕鬆地應對生活的挑戰,並發揮我們的潛力。

在這種輕度出神狀態中,我們不再集中精力解決問題,而是通過忘記問題所在,放下自我意識,與內在的智慧和創造力互動。這種方法的一個比喻是當你有一個疼痛的腳時,如果你過分關注它,疼痛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但如果你轉移注意力,不再專注於疼痛,它可能會減輕或消失。

同樣地,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過度關注問題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複雜。輕度出神狀態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問題,尋找更高層次的答案和解決方案。這種狀態通常需要一個放鬆的過程,讓自己進入一種接觸內在智慧的狀態。

這個方法還涉及到自我催眠,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如何引導自己進入這種狀態,並與內在的自我溝通。這種練習可能在一開始時需要一些時間和努力,但當我們變得熟練時,我們可以更容易地進入這種有益的狀態。

總之,進入輕度出神狀態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自我意識的限制,找到解決問題和創造實相的力量。這種方法強調了想像力、內在智慧和靈性連接的重要性,並提醒我們,解決問題不僅僅是在物質層面上,還包括心靈和靈性層面的工作。

練習建構自己的美夢

每個人都會做夢,人們在夢的解釋上下了不少功夫,也知道夢能給我們各種行為的線索,以及發掘潛意識的動機。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創造性地利用夢,賽斯在這方面教我們很多。

請記住,夢境實相與醒時實相一樣的真實!並非你覺察不到夢,好像它就會煙消雲散。賽斯說一個人到某個程度是受到物理環境的塑造,例如家庭、工作、或婚姻,但也被自己所創造的夢所塑造,人會被他的夢改變。因此夢的確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可以讓我們改進健康、獲取靈感、恢復活力、解決問題,並且豐富家庭關係。

轉變你人生方向的良師益友,不一定非要在醒時實相才有,在夢裡也許有更多的貴人。所以請建立一個觀念——我能在夢境中得到大量的幫助。實際上,我們的人格會試圖建造夢境來解決問題,因為常常在醒時生活中,要進行適當的表達有其限制。如果用夢境解決問題的企圖失敗了,那麼在醒時實相便可能具體化成為疾病。所以睡眠非常重要,要正確的睡覺,也就是分段睡眠,很多的疾病都是從睡不好開始。

賽斯提供一個做夢的練習方法。例如,試想一個人內心想要依賴,不想承擔責任與壓力,但現實生活卻不容許他這樣做。那麼他如果能建構出一個夢,在夢中扮演依賴者的角色。或許醒來後他想不起來曾做過那個夢,但這個經驗仍是有效的,問題在夢境裡獲得解決了。

同理可應用在人生種種問題上。先覺察內在到底有什麼渴望,很希望得到肯定、愛,還是很想賺錢、重拾健康,都可以到夢裡面去解決。例如你很渴望找一個理想中的伴侶,可是又覺得自己不夠好,那麼你可以告訴自己,在夢裡我要找一個理想中的伴侶。現實世界裡面你達不到的願望,可以在夢境裡面去實現。當夢境被建構出來了,於物質世界裡的實現就會很快,因為夢是物質世界的前身。

你可能會說那是假的騙人的,錯!那是真的,只是它是另外一個層面的真實。在很多情形這就是真正發生的事,它們在夢裡面被實踐了。現實生活中,你存款沒了、工作丟了、被嫌棄了,你要到夢裡去,建構你的夢,發揮你的價值。在隔天醒過來後,夢中所得到喜悅與信心,就會進入你的潛意識裡。

以前很少人會去教你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做夢,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練習,對身心都有好處。如果你在現實世界是孤單的,可以去夢裡交很多良師益友。但夢絕不是作為現實生活的逃避與虛無的幻想,而是在夢裡面累積經驗,在現實生活中就容易了。

重要的是,透過夢境治療,可以避免許多疾病。因此生病的人,要很建設性的去做夢,在夢裡得到你需要的關心和愛,自由地表達攻擊性,以及擺脫壓抑的情緒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 哲学智慧探索  


 


BLOGAD

「你不是要成為更好的別人,而是更完整的自己」You’re Not Here to Be Better — You’re Here to Be W...

你不是要成為更好的別人,而是更完整的自己。 在這個總是要求「變得更好」的世界裡, 我們很容易忘了,真正的療癒,是回到自己身上。 這不是一段勵志影片, 而是一段提醒你: 你,已經夠好了。 📌 想收藏這集,請按喜歡並訂閱頻道:@你的頻道名稱 🎵 背景音樂由 SUNO AI ...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