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對宇宙、唯識、意識、靈魂的觀點(佛學與S哲思)




佛學和賽斯對宇宙的觀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較。

在佛學中,宇宙被看作是一個無窮的循環和變化的過程。佛教認為宇宙是由因果關係和無窮的輪迴所組成的。宇宙中的一切現象都受到因果作用的影響,而且這種因果作用是無始無終的。佛學強調宇宙的無常性和無我性,即一切現象都是無常變化且沒有固定實體的。佛學還指出,通過修行和覺悟,個體可以超越宇宙的迷悟和苦難,達到解脫和涅槃的境地。

賽斯的觀點則強調宇宙的多維度和多現實性。賽斯認為宇宙是由無數個維度和現實組成的,每個維度和現實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和存在方式。賽斯強調個體的意識存在於多個維度中,且通過自主的選擇和創造來擴展自己的意識和實相。

儘管佛學和賽斯的觀點在宇宙的問題上有所不同,但它們都關注宇宙的本質和個體在其中的位置。佛學強調宇宙的無常性和無我性,且指導個體通過修行超越宇宙的迷悟和苦難。賽斯則強調宇宙的多維度性和個體的意識擴展。

最重要的是,這些觀點提供了不同的對宇宙的理解方式。無論你選擇相信佛學、賽斯還是其他觀點,重要的是尋找一種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宇宙的方式,以實現內心的平靜和成長。這種探索可以幫助你深化對宇宙的認識,且找到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佛學與賽斯不同的觀點

佛學和賽斯的觀點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不同之處。

  1. 宇宙的起源:佛學認為宇宙是由因果關係和無窮的輪迴所組成的,而且這個過程是無始無終的。佛教強調因果律和輪迴,認為宇宙的起源與眾生的業力相關。賽斯的觀點則強調多維度的宇宙,且宇宙中的各個維度和現實是由個體的意識創造和體驗的。
  2. 自我與無我:佛學強調無我(無常、無我)的概念,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無常變化且沒有固定實體的。佛教教導個體超越自我執,通過覺悟實現解脫。賽斯則強調個體的意識存在於多個維度中,且通過自主的選擇和創造來擴展自己的意識和實相。
  3. 解脫與意識擴展:佛學追求解脫和涅槃,通過修行和覺悟超越輪迴和苦難。佛教認為解脫是達到內在平靜和智慧的狀態。賽斯則強調個體的意識擴展和創造力,認為個體可以在不同的維度和現實中體驗生命,通過自主的選擇和創造來擴展自己的意識。

儘管佛學和賽斯在這些觀點上存在差異,但它們都是對人類存在和宇宙的探索。無論哪種觀點,它們都提供了對生命和宇宙的不同理解方式,且對個體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指導。最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可以啟發我們思考自身的存在和意義,以及與宇宙和其他眾生的關係。

 

佛學的唯識與賽斯的意識探索
 

佛學的唯識觀點和賽斯的意識觀點是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但它們都探索了意識的本質和作用。

佛學的唯識觀點源自於佛教的《大乘起信論》和《中觀論》等經典。唯識學派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由識(意識)所構成的,意識是統一無分的。唯識學認為,外在世界的現象只是識的投影,而真正的實相是識本身。透過修行和覺悟,個體可以直接體驗到這種識的本質,超越對外在現象的執,實現解脫。

賽斯的意識觀點則更加強調個體的意識和創造力。賽斯認為個體的意識存在於多個維度中,且個體可以通過自主的選擇和創造來擴展自己的意識和實相。賽斯指出,個體的意識可以影響現實的塑造,且意識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意識的探索和發展,個體可以開啟對更高層次的存在和實相的認識。

儘管佛學的唯識觀點和賽斯的意識觀點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但它們都關注意識的本質和作用。兩者都指出,意識不僅是感知和認知的基礎,而且也具有創造和塑造現實的能力。無論是通過佛學的修行和覺悟,還是通過賽斯的意識探索和發展,個體都可以深入理解意識的力量,且達到更高層次的存在和實相的認識。

 

 

佛學與賽斯對靈魂的探索

佛學和賽斯的觀點在談及靈魂時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佛學觀點:佛教對靈魂的概念與西方宗教或哲學的理解有所不同。佛教認為,個體的存在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靈魂。佛教強調無我(無常、無我)的觀念,認為個體的存在是無常變化的,沒有固定的實體。佛教將個體視為一連串瞬息萬變的現象和識的流動。

賽斯觀點:賽斯的觀點則更加關注個體的意識和靈性。賽斯認為,個體的意識存在於多個維度中,且靈魂是個體的核心。靈魂被視為無限、不死、永恆的存在,具有創造和發展的能力。賽斯強調靈魂的成長和演化,認為個體的靈魂通過多次轉世和經驗來實現自身的目的和進化。

儘管佛學和賽斯在對靈魂的理解上存在差異,但它們都在探索個體的本質和超越物質界限的層面。無論是佛教的無我觀念還是賽斯的靈魂觀點,它們都提供了對個體的深入理解和靈性發展的指導。最重要的是,它們都鼓勵個體通過覺醒、修行和意識的發展來實現自身的成長和超越。

❄灵性探索 დ讓哲學智慧貼近生活 👉 https://reurl.cc/944NXV

დ 哲学智慧探索 👉 https://reurl.cc/M885Zk
დ生活正能量語錄 👉 https://reurl.cc/aVVm9D
⇝♫♬⇝曼陀羅智慧卡👉 https://reurl.cc/OvRR47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 

《靈界》31.不自出賣,避免曲解。建立Seth空間。EE單位是原始單位,代表電磁。痛苦展示意識和活力,不畏死亡。

靈界》32.「我感受著生命的脈動,因此我存在」。「謹慎檢視信心和期待,以實現自己的渴望 」。動植物的預知。身體體現信念。

《靈界》33.我們共同創造世界,不受事件支配。事件需經內在認可,暗示轉化潛意識為現實。

靈界》34.👉思想和意象建構物質實相。精神性酵素激發思想成物質。每生都經歷預選情況,環境與挑戰促進能力發展。

靈界》35.選擇多病或貧窮的原因?疾病非懲罰,為生命計畫的一部分。病房中的暗示和心電感應的重要(負面者不宜探病)。

未知》36.生命本質喜悅,生命不能太嚴肅。重要決定喚起心靈所有部分。房子與主人性格、健康有關。過度保護吞噬孩子潛能。

《夢》37.宇宙是意識單位心理過程。物質由意識構成。CUs無界限、同時存在多處。意識單位全地同在。速超光,慢成物質。最初存在是意識單位,即神、本來面目,永恆不滅。

《未知》38. 👉悲壯與消沈散發活力,超越悲劇,讚嘆品味。悲劇人生聚焦偉大生命力。存在無法被定義。生活戲劇張力。

個與群》39.無力感導致身心困境。冥想接受暗示心態。公共衛生節目及商業聲明形成集體冥想。恐懼和壓力造成負面影響。食物中的化學物有限度可利用。

夢》40.身體由思維和情緒決定,活在當下。觀察世界的視角重要,媒體影響意識。內在宇宙是有知覺的能量場。每個意識單位內有所有信息,愛從內心感受而來。粒子特性取決於內在知識整體。

《個與群》41.從事件發生的那一剎那起,它就開始改變。感受身心與內在神性重要。理性、情感、直覺並重。樂脫苦迷。意識獨立身體之外,觀察狀況。

《夢》42.外在學習激發內在。真正學習與內在連接。外求導致自卑。意識單位創造世界。物質世界是夢境。先夢遊後學走路。相信生命無甚意義的人很快就離開了生命。

《夢》43.創造者自知自己。夢是最早的網路。發明是夢世界的靈感和通訊結果。人夢到世界,創造它。意識單位夢到人和其他物種。未來方向在夢中,解決之道在夢中。透過夢中暗示,開發潛能。

《個與群》44.精神性酵素:思想轉化物質的催化劑。慢性病是信念造成,非遺傳。醫生也受限於了解。人生應獨特、創造性、豐富。記憶非「真實版本」,每人從不同角度體驗。

夢》45.宇宙有它自己的全盤計畫。你用甚麼『模子』形成你的人生。意識單位變成EE單位。由EE單位變成量子力學,還需要許多的步驟。

夢》46.負面情緒與恐懼是真正的毒素。物質與反物質。夢中形體與現實同樣真實,只是在不同層面。夢遊者。全力活在當下,做什麼像什麼。

《夢》47.偉大的期望與程度毫不相干。對生命本質的信心。心能源~動力。想像力即超能力。

《健康》48. 你是被你的信念所滋養的。SETH「飲食健康觀」。

《健康》49.性表達激發健康與活力。※強調身心紀律、摒棄罪惡自責。※開放社會帶來健康人民。※正能量滋養身體。

《靈魂》50.👉Seth談轉世劇 ※把戲演好-- ※運用自己的內在感官-

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 下集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 哲学智慧探索  

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賽斯,奧修,佛學,易經如何說)

 佛學對情緒和信念系統的探索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理解

 

 

1.無常性:佛學教導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包括情緒和信念。情緒的湧現和消退是短暫的,而信念也可能隨著時間和經驗的改變而轉變。佛學提醒我們不要執著於情緒和信念,因為它們都是變幻無常的。

 

2.無我觀:佛學強調「無我」的觀念,即一切現象都是空性和相互依存的,沒有永恆的自我實體。情緒和信念也是空性的表現,並不代表真實的實體。透過觀照和洞察,我們能夠超越情緒和信念的束縛,達到心靈的自由。

 

3.培養智慧和慈悲:佛學教導我們要培養智慧和慈悲心,以處理情緒和信念。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觀照情緒的起伏和信念的來去,不被其所困擾。慈悲心則能夠包容和化解情緒中的苦難,並以慈悲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

 

4.忍辱和平靜:佛學教導我們要修習忍辱和平靜的心態,對待情緒和信念。忍辱不代表被動承受,而是指以平靜和寬容的心態面對情緒的湧現和信念的變化。透過忍辱和平靜,我們能夠減少情緒的煩惱和信念的衝突,並達到內在的和諧。

 

總結而言,佛學教導我們以無常性、無我觀、智慧、慈悲、忍辱和平靜的心態來探索情緒和信念系統。透過這些修行,我們能夠超越情緒的困擾,觀照信念的變化,並達到內在的平和和智慧。

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易經如何說)
 

在易經的探索中,情緒和信念系統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理解:

  1. 陰陽平衡:易經強調陰陽的平衡和變化。情緒和信念也可以被視為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易經的觀點中,情緒和信念的過度偏頗可能會導致內在的不平衡和困擾。因此,了解情緒和信念的變化,並尋求陰陽之間的平衡是重要的。
  2. 八卦的應用:易經中的八卦符號代表著不同的能量和質量,可以用來理解情緒和信念的變化。八卦的卦象和卦辭可以提供洞察力,幫助我們瞭解和調整情緒和信念的運行。透過對八卦的應用,我們能夠找到適合的方法來處理和平衡情緒和信念。
  3. 易經的智慧:易經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和洞察力,可以應用於情緒和信念的探索。透過研讀易經的內容,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觀念,以及如何適應變化和轉化。易經的智慧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情緒和信念的根源,並引導我們走向內在的和諧和平衡。
  4. 自省和修行:易經強調自省和修行的重要性。透過自省,我們能夠深入探索自己的情緒和信念系統,並發現其中的偏見和執著。修行則是指透過特定的方法和實踐,培養內在的平和和智慧,以超越情緒的困擾和信念的限制。

總結而言,易經的探索教導我們尋求情緒和信念的平衡,透過八卦的應用和易經的智慧來調整和理解情緒和信念的運行。同時,自省和修行也是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情緒和信念系統的本質,並進一步開展內在的成長和轉化。這些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易經提供了一個框架和智慧,幫助我們認識到情緒和信念的變化是自然且必然的,而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調整和內在的觀照來維持平衡和和諧。

同時,易經也提醒我們,情緒和信念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體驗,它們也與宇宙的運行和變化密切相關。易經的觀點中,宇宙被視為一個包含著無窮能量和變化的整體,而我們作為個體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透過對易經的探索,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情緒和信念在宇宙脈動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這樣的探索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與情緒和信念相處,如何觀察它們的變化,並學會以更寬廣和明智的方式回應它們。這種觀點也提醒我們,我們的情緒和信念不應該成為束縛和限制我們的困擾,而應該成為我們內在智慧和力量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易經的探索以及相應的自我修行和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調整情緒和信念系統。這樣的探索有助於我們實現內在的平和、智慧和自由,並建立與宇宙的和諧聯繫。

 

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賽斯,奧修,佛學,易經如何說) 綜合結論

綜合來看,不同的哲學和靈性傳統對於情緒和信念系統的探索都提供了獨特而有價值的觀點和智慧。

在賽斯的教導中,他強調我們是自己現實的創造者,我們的信念和思想塑造了我們的經驗。他鼓勵我們成為自己的意識創造者,以有意識的思想啟動無意識的力量,進一步調整和改變我們的信念系統,以創造更有益和豐富的現實體驗。

奧修的觀點則著重於情緒的調整和釋放。他提醒我們,當我們過於嚴肅對待生活時,我們會失去快樂。他鼓勵我們放下過度的重擔,將生活變得輕鬆和愉快。奧修強調接納和觀察情緒,並通過動態冥想和實踐將靜心融入日常生活。

佛學的觀點強調無常和無我。根據佛教的教導,情緒的起伏和變化是無常的,而執著和認同也是造成痛苦的根源。佛學鼓勵我們通過觀照和無執著的態度,對情緒和信念系統持有超越個體和世俗的觀點,以實現內在平和和解脫。

易經則提供了對情緒和信念系統的整體性觀察和智慧。易經將宇宙和人類的變化視為一個整體,強調宇宙脈動的規律和天道運行。透過易經的探索,我們可以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和信念,以達到內在的平衡和和諧。

綜合而言,這些哲學和靈性傳統都提供了對情緒和信念系統的探索,並帶來寶貴的智慧和實踐。無論從賽斯的創造力觀點,奧修的放下重擔和尋找快樂,佛學的無常和無我觀,還是易經的宇宙脈動和天道運行,它們都提醒著我們關注和探索情緒和信念系統的重要性。

在這個綜合的觀點下,我們可以認識到情緒和信念系統對我們的生活和經驗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的信念和思維方式塑造了我們的現實,而情緒則是我們與經驗互動的重要指標。

透過這些哲學和靈性傳統的探索,我們可以學會觀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和信念系統。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所持有的信念,並逐步釋放那些不再符合我們真實需求的信念。同時,我們可以培養觀照和觀察情緒的能力,以更全面和平靜的態度面對情緒的起伏。

這種探索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信念系統,並學會調整和平衡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探索也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價值觀,並通過與自己的情緒和信念的連結,實現更自由和富足的生活。

總結來說,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是一個個體成長和靈性發展的重要過程。不同的哲學和靈性傳統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工具,讓我們能夠深入地理解和探索自己的情緒和信念系統,並達到內在的平衡、和諧和覺醒。

00:03დ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佛學如何說)
02:03დ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易經如何說)
05:47დდ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賽斯,奧修,佛學,易經如何說) 綜合結論

 

情緒和信念系統探索 上集

BLOGAD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於你自己的「轉變」

  Datre 對話  1~50 Datre 對話  – 51 –100 Datre 傳導  - 101~15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傳導  - 151~200 Datre 對話  - 201~234 Datre對話 – 39 – 沒有揚升,而是屬...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