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txt

google.com, pub-1613413892868951,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Datre書籍2 – 第六章 – 你們的情緒感覺

 Datre書籍2 – 第六章你們的情緒感覺

情緒,可被稱作物質結構的語言。身體表達情緒是再自然不過的。

情緒,是物理身體在日常生活互動中,對各種刺激產生的反應。

記住,我們說過,意識  「是」。它是宇宙在你們創造者誕生/生成時,覺知擴展的一個產物。

隨著全息圖的發展,它們彼此之間的交互變得越來越活躍。

身體的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同時,由於對所有一切的覺察增強了,交互也越來越複雜。隨著身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不斷增加,意識開始發展出一個全新的特徵,也就是你們現在稱之的:情緒。

在意識這個環境背景之下,是情緒與信念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你們帶來了大量而廣闊的物質層體驗。

身體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都可作為身體情緒的特定仲介。

所有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觸覺到的,嘗到的和聞到的都是身體的情緒反應。在物質層,你無法不產生一個情緒反應。

你的身體容器的範圍遠超你的皮膚。不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氣場結構。這些身體氣場超過你的身體,並能獲取任何與之接觸的資料。

所有的身體感官都是身體情緒組成的一部分。它們兩者之間缺少任何一個都是不可能的。你們的所有感官都是這樣。

當一個想法讓你感到興奮時,你的整個身體就會變得開心;當你傷心與沮喪時,你的整個身體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所有這些情緒都來自你們的肉體性,因為那是身體固有的天性。

當你有一個情緒反應時,若與悲劇有關,它就會令你沮喪;若與創造興奮有關,它就會令你高興。

情緒能量,是在物質層內或肉體內創造出來的,它處於你們的存在狀態中。我們稱它為情緒能量,因為我們沒有具體的術語。但如果你的手被炒菜的油給燙著了,你就能稱那為一種情緒反應,因為你說:「哎呦,太疼了」總之,我們稱這為情緒能量。

它所做的,就是在物質結構中引發一個反應。如果沒有那樣的回應機制,你就無法記錄下任何重要的記憶模式。

換句話說,滾燙的油,哎呀!-它激發了一個反應。而這就是一個要做決定的時候。你要麼決定馬上擦掉它,忘記它;要麼你趕快用冷水沖洗,以免把皮膚燙起泡。

這是一種機制,需要一些本能的反應。所以,任何與身體直接相關或與你的心智過程有關的東西,任何能夠創造出情緒的東西,都能激發出一個反應。

當你路過聞到一種好聞的氣味時,你會立即回頭尋找這個味道的來源。這時,你在與兩樣東西一起工作。

大腦通過搜索你的資料來識別它,以知道是否要去尋找一瓶香水,一朵花,一塊水果或有人洗衣時使用的香味柔順劑。當你確認出這個氣味,知道它從何而來時,這一切都會輸入你的大腦。然後大腦將拿它與存儲的資訊進行比較。

你輸入資料,大腦就會根據你的情緒內容,輸出一個比較經驗。

你聽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曲子或你看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畫面,你變得不知所措,於是眼睛充滿淚水-這就是身體的一個情緒反應。這些都記錄在你的大腦裡。不僅眼睛會反應,你的整個身體,手臂,,身體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會反應。

物質存在們經常分析他們的某個身體部分,然後說:「哦,我的眼睛在流淚。」-是的,那就是他們能感覺到的全部。或者他們會說:「我的身體在顫抖」。但事實上,你的整個身體都在對所有的情緒反應。

明顯或重要的情緒反應都會被記錄下來。換句話說,假如你看到一副美麗的圖片或聽到一首優美的曲子,然後,若你以前也曾被這樣類似的圖片或曲子感動過的話,你就會獲得一個反應:「嗯,我曾看過或聽過類似的東西。記得我那次是如此激動。現在,我又有這種感覺了」。

這就是一個身體情緒。

由於孩子們與你們死亡地帶的體驗非常接近,所以他們仍有足夠的自由度允許自己繼續試驗。在死亡地帶,你並不需要為你的行為承擔後果。

比如,孩子們會去嘗試創造快樂與可怕的事件,試圖確認他們對自身體驗的控制性。 他們想像出快樂與恐怖的經歷。

事實上,他們著迷於他們的想法,情感和意圖在日常生活中帶來的影響。這是一個自然學習的過程。

若他們創造出妖魔鬼怪,他們也能使之消失。

如果他們的想法能夠導致自己生病,那他們就沒有理由真正害怕疾病,因為那都是他們自己的創造。

父母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生病。他們帶他們去醫院,躺在床上,不斷告訴他們-,我的小兒子或小女兒是多麼勇敢

孩子們喜歡這種持續的關注,於是一個有關生病的信念系統就形成了。接著成年後,當一個被你們稱之為生病的信念產生了一個疾病時,你就會期待特殊的照顧。

還有那些直接針對你的(情緒)? 我們說過很多遍,假如一個人,/她早上醒來時感到煩躁,沖著自己的配偶發脾氣後就去上班了。

接著他們的配偶也感到心煩意亂,隨後將之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去學校上學,然後又沖著身後的狗狗發脾氣。

這就是它工作的方式,一路延伸下去。另外一個會發生的情況是,即使妻子發現丈夫有些惱怒,並將在上班時有個糟糕的一天,她也不會在意他。

若她感覺不夠好,孩子們的尖叫,狗的吠叫和丈夫由於匆忙上班對早餐大發脾氣時,她就會對此抱怨。他們之間將出現衝突,導致一整天剩下的時間都無法釋懷。

你們當中確實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丈夫醒來時對她脾氣不好,她就能開始意識到:假如我早點起床,而不是呆在床上到最後一秒。假如我早點起來為他準備好上班前吃的早餐,那麼這一切就可避免。這樣,她就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或者,假如丈夫鑽進車裡時想:「我為什麼會對她發脾氣呢?這不是她的錯,她已經盡力照顧好我和孩子們,還有狗狗了。」

能看出我想指出什麼嗎? 一方面,這是他們一起學習的課程;一方面,是他對這個情況的理解;而另一方,則是她的理解。那兒總是有可學習的地方。

另一種常見情況,就是你們稱之的靈修圈。妻子是靈修圈中的一員。她想試著改變她的丈夫,讓他相信她所相信的,而她丈夫卻不想那麼做。於是除了吵架就只有吵架。但我那麼做,是因為我愛他。

除非她能決定停下來,不再向丈夫嘮叨,而是看向自己,單獨觀察自己的主動行為與被動行為,否則他們之間的關係就不會有任何改善。

若她如此愛他,願意這麼去做的話,這就將是另外一回事。這時,或者他的丈夫就會說:「你知道,我真的不關心這個,我對此不感興趣。但如果你想找人談談的話,我願意傾聽」。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你們的公路暴力(路怒症)。這是指一個被禁錮了許多情緒與憤怒的個體,想攻擊路上無辜的人。或者,當他看到路上發生了某個情況時,就會參與並發洩。

那與在馬路上開車,無辜受到攻擊的人無關。施害者與被害者之間上演的本來是2個或多個不同的劇本,並不一定有什麼關聯。你只是同意,好吧,如果你想生氣,那就請便吧。

它們是2個彼此相互鄰近的劇本,但交互並不都是情緒化的。

那兒並沒有必然的交互。它只是憤怒者的一個情緒出口,因為在施害者與被害者的信念中,他們都相信自己是易受害與脆弱的。

若你不是如此強烈地相信自己容易受傷害,那麼那兒就沒有任何公路暴力的理由。在這2個人的劇本中,都存在著脆弱性。

記憶是什麼?

就是這樣的事件產生出大量的情緒內容。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你與別人一起經歷過的體驗,有時別人記得相當清楚,而你卻完全不記得。這個事件沒有在你之內激發出任何特定的情緒反應。

所有的情感,,幸福,恐懼,抑鬱,仇恨,歡樂,笑聲,同情,憤怒等等,都是情緒的表達。

當你們說到愛時,我們稱它為一個情緒反應。實際上,它就是一個主動行為或被動行為。

你看,這並不能令人們滿意。你們使用愛這個詞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已使它成為了一個能夠用行動表達的可行的東西。

物質能量的顯化遵循情感的節奏。

對這些情緒的覺知是相當重要的,而不僅僅只是一種智力上的接受。冷與熱,快樂與悲傷,抑鬱與欣快,愛與恨都是情緒反應。

它們都是能量的一種顯現-一種能量的情緒顯現。

當你坐在椅子上感覺硬或軟的時候,那是一種情緒的感覺反應。你們都把火山和地震當做自然事件,卻不以同樣的方式考慮人類的情緒也屬於自然事件。

火山與地震是地球的情緒表達。這很難理解,但你感知到的每一個物件-,石頭或任何物理現象-都有它自己的意識,它自己的情緒反應。

通過物質層表達的所有身體都有情緒。甚至你們的植物也有情緒表達。

植物根據它們的個體覺知產生反應。比如,它們對光,黑暗,,,,乾燥和聲音都有反應。

如果你想移植一棵植物,假如你在移植它的前一天告訴它的話;2,它就會把自己的根完全從花盆內移開。

這是一個有意識的情緒反應。植物會對陽光,黑暗,不同的聲音以不同的方式反應。它也會對它的食物,水分,動物以及人類反應。

你們有慢鏡頭拍攝,若你有機會看到的話,將向你展示植物的日常反應。那是非常有趣的。

再次的,雖然植物的移動速度只高於岩石一步,但它依然包含著能激發出情緒反應的意識。

當你觀察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下受到刺激所作出的主動行為或被動行為時,你能觀看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一整天。植物們似乎在跳舞。

每個個體,每棵植物,每個動物,,,岩石或小草都包含一種不同的模式。你與另外一種類型的軀體之間的交互,也會激發出情緒反應。

這種反應有著各種不同大小的情緒量級,要麼被表達出來,要麼沒有被表達出來。你會對交互產生反應。

植物,動物,,,甚至小草葉子也會對你產生情緒響應。你的五感所遇到的每個軀體,無論是有生氣還是無生氣的,都在不斷改變著你的信念系統與情緒。

每個個體,動物,人類,植物,甚至石頭,都有在其環境中回應的個體舞蹈。人類是唯一一個通過他們的信念系統過濾,來改變他們情緒反應的物種。

一塊岩石,植物,甚至動物都有特定的信念系統。你會說:「好吧,一隻動物會這麼做;一隻動物會那麼做等等」

但是,它們不會通過一個信念系統來激發出對某個情況的情緒反應。你們是最高度進化的物種,而這,就能使你們在某個情況下做出的主動行為和被動行為,有所不同。動物不會在任何情況下做出被動行為,它們只是行動(主動行為)。那是動物們唯一知道的情緒回應-行動(主動行為)

有人問:「如果身體只是一個由內部棲息的我創造出來的,一個看起來像真實的全息圖的話,當我們死後,身體為什麼不能馬上消失呢?

一開始,當你們發明死亡時,身體會在死亡後即刻消失。但你們這個物種卻無法在情感上處理那樣的情況。

讓你愛的人突然從你眼前消失,打擊太大。於是你們改變設置,在你們死亡留下身體後,只是讓身體好像慢慢腐爛。

還有人問:若我與我的身體不是一回事,那為什麼我要與身體相連,體驗身體的感覺呢?

你的身體是你能在物質層體驗的唯一方法。所以,為什麼不與之連接呢?這是你的焦點所在。

除此之外,你沒有其它可供表達的東西。

就好像一個大型馬隊的牧馬人一樣。你抓起所有的韁繩,驅策馬隊中的所有馬兒前進。

同理,你也這樣對待身體。身體通過多重系統表達自己本身,而這就是它其中一個魅力所在。如果你開始渴望,想知曉每一種身體表達的話,那麼身體就將與你一起進入美妙與宏偉的時光。

 Datre書籍1   https://bit.ly/2IgF0Fd  

Datre書籍2   https://bit.ly/2IakYMY

Datre書籍3   https://bit.ly/3n5eaPl

Datre書籍4   https://bit.ly/2Ij5UvY

Datre書籍5   https://bit.ly/2JRWdWb
Datre(道瑞) ~對話   https://bit.ly/36l3yVI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 哲学智慧探索  

Datre書籍2 – 第五章 – 頭腦中的想法 與 心念 (Thinks and Thoughts)

 Datre書籍2 – 第五章頭腦中的想法 與 心念 (Thinks and Thoughts)

(QingQing:我無法按照英文的原意翻譯Thinks and thoughts。為了讓自己看懂,還是決定把它們翻譯成: 頭腦的想法 和 心念也就是「心靈」在地球的」心識泡泡」中為你轉譯的」信息或念頭」)

你們以為「頭腦的想法」和「心中的念頭」是同一件事,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文字描述而已。不,它們不同。它們是2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頭腦的想法」是頭腦運作的過程。頭腦歸納資訊,從中找到最適合你在當前所處環境中的「答案」。比如:你想喝一杯水,身體就會將信號傳送給大腦,而你的身體做出反應:它拿起了一杯水。

「頭腦的想法」大約可被描述為:含有電磁的特性。你的頭腦想法與「其他群體模式」混搭在一起,構成了你們世界事件背後的全部基礎。我們也稱它為:群體意識。

你們太習慣于只考慮單一的方面了,往往忽略了其它的方面。

心念是沒有聚焦的輸入。當你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忘掉它時,這就是心念出現的好時機。

當你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搜索資訊時,很有可能先被群體意識吸引,從中獲取資訊。

這是最為簡單的連接方式,因為它與你在物質結構中的模式沒有太大的區別。

你可能使用不同的方式「想事情」。但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們可能與你關注的問題沒有什麼不同。比如:你可以從死亡地帶獲取資訊,而這些資訊對你來講並不是特別陌生。

在你所研究的領域,你能從死亡地帶中獲取一些看起來比較「先進」的想法。

比如某些特定的藝術創作。你們生產,銷售或創作出一些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文學,繪畫,音樂等),也許這些藝術形式比你們原來的創作更為「先進」,但它也只是居於擴展你們現有的知識基礎上的。

當你獲得一個心念時,心念是完全不同的。你甚至可以說它:有些超乎常理。你獲取一個心念,它可能與你以往所接觸的概念完全不同。它會讓你感到驚訝不已。

就好像一個在電腦企業上班的人,他試著想創造出一個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電腦晶片。

猜猜他得到了什麼? – 他想用「雞毛」做晶片和電路板!

這就是心念,一個完全讓他感到驚訝的「東西」。

當這個人獲取了心念,付諸行動,將「雞毛晶片」做出來的時候,他發現生產成本明顯降低,晶片的效率明顯提高,比市面上任何一個晶片的效果都好。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心念」。這樣的例子讓你感覺非常不合情理。但就是這樣,緊接著突然。。你們就創造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這就是:心念。

心念來自於哪裡? 你為自己設置物質層中的體驗時,選取了幾率與可能性。心念來自於你對幾率與可能性的「處理」。

外部心靈不斷將各種「方面」的資訊歸納整合在一起。它將幾率與可能性「打包」,準備在物質層中被你使用或探索。

當內部心靈與外部心靈連結時,與你相關的幾率與可能性,就可以被你搜索了。

心靈為你的劇本「打包」了很多不同的情節片段。與劇本無關,只是情節。內部心靈將這些不同的情節排序好,就成為了你們稱之的劇本。然後你自己著手編排對你來講有意義的劇本。

在一個情節片段中,還包含了很多細小的「方面」。你可以不斷持續從那些特定的「心念包」中選取,想選多久就選多久。這些資訊將持續擴展,直到你不再對它感興趣為止。

物質心靈帶入幾個不同的情節片段。然後心靈與小我一起合作,選取一個對你來講最適合的情節。

打個比方:

一場神秘謀殺案。你有一個受害者,還有25個犯罪嫌疑人。在這些犯罪嫌疑人中,任何一種組合都有可能殺害被害者。你能用任何一種方式去選擇和玩耍這場遊戲,但是:你有一個統一的主題。

你們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演戲,在每場戲中都將獲得一個不同的結果。事實上,有人可能選取了一個與你類似的戲碼。他們的結果可能與你一樣,只是在你的戲中,是你的管家殺了這個人;而在他的戲中,是他的妻子殺了這個人。

基本上,這都是同一齣戲。同樣的神秘謀殺案,只是你選取了不同的角色扮演。

你可與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使用相同的情節片段,最後你們獲得了類似的結局。這當中的區別將由參與的個體自己來決定。

再打個比方:

真正的你(夢境中的你)閱覽了你的群體意識模式後,2000年這個千禧年中,為你設置了另一個劇本。這齣戲是上一個1000年前的相反版本,因為你們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這是一個很棒的例子,它能表明:你們是如何重新編排劇本的。你們再一次使用了相同的情節片段,但裡面的角色改變了,就會產生出一個完全不同的劇本。

外部心靈屬於真正的你(夢境中的你)的一部分它的那一份覺知,能夠根據幾率與可能性,將心念整理入不同的情節片段。

而內部心靈又將這些情節片段整理到你的」劇本」中。
—————————————————————
我們曾說過:「身體內的意識」與包含在這整個粒子宇宙中的」身體外的意識」,它們的運作完全不同。

「身體外的意識」包含了幾率與可能性;而」身體內的意識」則與體內組織和其它部分合作。這就是為什麼每樣」東西」都能在身體內自主運作。

在你們的星球上,總有一些人能夠帶入推動你們進化發展的「幾率與可能性」,然後將它運作起來,好讓其他的人跟隨。因此,使用這種方式,物種的進化就能延續下去。

這些個體常被他們的同齡人稱為:怪人或持不同意見的人。你們當中最厲害的科學家,物理學家或靈視力者,總會帶入突破性的概念或新點子。但他們也常常受到當時所謂「事實」的挑戰和批判。

不管你使用「頭腦中的想法」還是「獲取心念」,你的整個身體都會為此做出反應。你以為只有大腦做出反應嗎? ,你的整個身體都能對這些「輸入」做出反應。

當你獲得了一個讓自己興奮的主意時,整個身體就會變得非常高興;當你傷心和沮喪時,整個身體也會隨之改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觀察」。在這種方式下,你就能夠以更有建設性的方式,玩耍自己的劇本。

「頭腦的想法」屬於「東西/事物」。事實上,它們能夠激發身體活動,加速你的整個荷爾蒙結構,而這個荷爾蒙結構,能夠改變體內的病毒。

「頭腦的想法」與「心念」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對身體的影響。心念與「頭腦的想法」不同。「頭腦的想法」存在於身體中與你的身體運作直接相關。

「頭腦的想法」是步驟過程導向的,而心念則是自由流動的。

你們是否常聽到這句話: 你是你所認之的自己?

你在身體中的想法,改變了身體的荷爾蒙結構,改變了體內的病毒和身體內的細胞結構。

當然, 「頭腦的想法」也與你們想體驗的環境有關。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問:為什麼我會得這個病? 或者; 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為什麼有人不吃藥就能恢復?而有人吃了各種藥卻無法痊癒?

為什麼有的醫生比其他的醫生好?這裡所有的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的,都與你思考的過程有關。

另一個涉入的就是你們的信念系統。

當你「想事情」時,如果你從「群體意識的模式中」想令人開心的事情,那麼你的」想法」就會觸動體內所有能夠讓你感覺高興的機制。

相反也是成立的。如果你不開心,身體也會沮喪。

然而,你們需要進入一個創造的過程。無論使用任何方式都好,這才會給你真正的內在滿足,內在的喜悅與開心。這樣才會讓你與身體真正合作,促進身體健康。

這不是跑步;不是騎自行車;不是吃健康食品不是這裡的任何一個東西。它是你的「想法」你與物質身體一起合作的「心智過程」。

也許你會問這個問題:我該如何與心念連結呢?

舉個例子:

讓整個身體系統流暢運動起來,是打出高爾夫球韻律感的關鍵。而不是想著:「我應該怎樣使用身體的某個特殊部位?人們常常這麼想:「我的手應該怎麼放?我的腳應該怎麼擺?我的肩膀要轉到哪邊?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就為自己施加了創造性壓力。你們需要專注,學習停止「頭腦中的想法」(當然,這不是讓你睡覺),接著使整個身體自由流動起來,允許「心念」自然進入。

在擊球中,你要允許整個身體流暢的擊球,而不是將身體分成手,,肩膀等不同的部位。

這與棒球手或足球守門員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他們只是專注在接球上,而不是想著自己在做什麼或者現在跑到哪兒了,那他們就會成功。

作曲家創作音樂時,心念開始流入,他不得不很快地將曲子寫下來,才能得到所有的」資訊」; 而作曲家自己則是那個決定:「心念該什麼時候停止」的人。

藝術家開始作畫時,他的畫筆和顏料,幾乎無法跟上心念流動的速度。

心念不會像「頭腦的想法」那樣劃分事物。 心念連接所有的身體部分,允許它們一起進入自然的流動。

 Datre書籍1   https://bit.ly/2IgF0Fd  

Datre書籍2   https://bit.ly/2IakYMY

Datre書籍3   https://bit.ly/3n5eaPl

Datre書籍4   https://bit.ly/2Ij5UvY

Datre書籍5   https://bit.ly/2JRWdWb
Datre(道瑞) ~對話   https://bit.ly/36l3yVI

   • 《個體實相的本質》      • 《夢境演化實現價值》      • 《未知領域的本質》      • 《靈界的啟示》      • 《個體與共體事件之本質》      • 《健康的奧秘》      • 神秘力量的探索      • 《心靈本體的特性》      • 《靈魂的永恆存在》      • 《哲思心法練習》      • 心靈的甘霖      • 生活正能量語錄      • 哲学智慧探索  

BLOGAD

🎙️《靈魂永生》第四章:「轉世劇」。「人生如戲,靈魂透過轉世展開多重創造」 |五分鐘精華朗讀#靈魂永生#賽斯心法

賽斯書每日閱讀|意識與靈魂系列     • 賽斯書每日閱讀|意識與靈魂系列   🌌 主題:人生如戲,靈魂透過轉世展開多重創造 ✨ 靈魂在人生舞台上不斷演出,每一生都是新的創作,不是因果懲罰。 ✨ 所有戲劇並非直線發生,而是同時上演,展現靈魂的多面體驗。 ✨ 靈魂的目的是學...

創造.探索.覺知. 生命旅行......安於當下